0  2412  2420  2426  2430  2436  2438  2442  2448  2450  2456  2462  2466  2468  2472  2478  2480  2486  2490  2492  2496  2498  2502  2504  2506  2507  2508  2510  2511  2512  2514  2516  2520  2522  2526  2528  2532  2538  2540  2546  2550  2552  2556  2562  2568  2570  2576  2580  2582  2588  2592  2598  2606  3002 

2009年吉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枣庄市台儿庄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德州市乐陵第二学期八年级学情调研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9年宁夏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9年淄博市博山初中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检测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9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1.《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12.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纲领。这纲领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13.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以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战胜利以后

14.1919年5月5日以后,在北京的许多商铺门前纷纷贴出了:“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出;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进行”这样的对联,为的是支援(   )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15.2006年5月,央视主持人催永元带领21名体验者重走长征路。这支队伍在出发前,计划在我们贵州境内应走的地方有(   )

①遵义             ②赤水            ③乌江            ④黄果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下图反映了六十年前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历史时刻。这历史时刻是(   )

A.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C.毛泽东接见红卫兵              D.庆祝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17.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18.下列历史事件中,主要内容不同的是(   )

A.美国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C.中国西藏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民主改革           D.法国发表《人权宣言》

19.在开辟新航路的航海活动中,其共同的特点是(   )

①目的是掠夺财富           ②航海家都是西班牙人

③都有国家的支持           ④航海活动中都伴有殖民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下列对拿破仑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拿破仑是独裁者     

②拿破仑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侵略了别的国家

③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④拿破仑从未打过败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技术创新的“智慧结晶”的展览会。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它以工业革命成果为主要内容,1.7万参展者带来了大约100万件展品参展。但下列产品中不可能参展的是(   )

    

A.蒸汽机          B.珍妮机             C.汽车           D.火车机车

22.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按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后来东巴基斯坦又从巴基斯坦国分裂出去,成立了孟加拉国。目前在这些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是(   )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孟加拉国         D.斯里兰卡

23.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C.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         D.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24.下列美术作品中,让我们感受到恐怖、痛苦,并了解了德国法西斯对西班牙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的作品是(   )

         

A.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B.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C.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D.梵高的《向日葵》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

35.新旧中国国防的鲜明对比

材料一

    

停泊在威海卫军港的北洋水师舰队         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典

材料二  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判断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大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海军的实力。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不惜花费巨资从国外购买先进的致远舰、定远舰、镇远舰等军舰,建立了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然而北洋水师的主要创办人李鸿章后来却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  十年前,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建国50周年的庆典上,我国向世界展现了盛大的阅兵式场面:战车载着导弹、战鹰呼啸着搏击长空、各兵种的方阵队伍威武刚健。这壮国威、扬军魂的壮观场面无不令我们振奋。今年我国将举行建国60周年的庆典,相信它将会比十年前的庆典更加威武、壮观。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的结局怎样?(2分)

(2)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哪支?(1分)目前我国的海军主要由哪些兵种组成?(4分)人民空军刚诞生就参加了抗美援朝,取得了什么样的辉煌战绩?(1分)击落了美国著名王牌飞行员麦克康耐尔的志愿军战斗英雄是谁?(1分)现在在我国是什么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分)

(3)是什么原因使李鸿章办的海军成了纸糊的老虎,使旧中国有海无防?(1分)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的国防力量却能成为捍卫国家主权的钢铁长城?(1分)

36.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

材料一  假手蒋介石(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他们不仅能开辟巨大的中国市场,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商人梦寐以求的市场终于要成为现实了,10亿亚洲主顾会大有助于避免另一次经济危机。……也正是基于独占中国市场的强烈欲望,美国积极支持蒋介石于二战结束不久,发动了全面内战。……(但后来他们支持的蒋介石集团被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打败了)。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材料二  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外国研究机构康伦公司在《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的报告中说:中国“在过去的10年中几乎在所有(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加上美国的霸权地位(因苏联的争夺和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已无可挽回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处于相对衰弱之中。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美国为什么要敌视新中国?为此它采取了哪些敌视政策?举一例说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在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的重大胜利。(5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为什么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请谈谈这一时期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大事。(4分)

(3)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中,中美双方发表了哪两份公报?喝两份公报表明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什么?(3分)

37.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问题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

“一战”爆发时,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的目的是企图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即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以解决其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市场等问题);“二战”爆发时,再次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的目的仍旧是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德国首先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什么?

(2)列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三次闪击事件。三次闪击事件后,世界上所有的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什么宣言?结成了什么联盟?它对战胜法西斯起了什么作用?(3分)

(3)德国首先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它达到挑动战争的目的了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38.当前世界经济问题的热点――国际金融风暴

阅读下列材料:

今天“国际金融风暴”一词是同学们在看新闻经常能听到的词汇,它是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世界经济危机,其烈度不亚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这场“国际金融风暴”也迅速地蔓延到我国,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严峻”。面对这场危机,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法。

请回答:

(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从什么国家开始?其特点是什么?(4分)

(2)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这场危机?德国和日本在这场危机的冲击下建立了什么政权?为什么美国与德国、日本面对这场危机走上了不同的解决道路?(3分)

(3)你认为美国缓解经济危机的哪些措施值得我国借鉴(任举一个角度的措施即可)?(4分)

试题详情

2009年广西省玉林市中考试卷

历史部分

试题详情

2009年广西河池市中考

历史试卷

(共50分)

试题详情

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开卷)

试题详情

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一)(开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70分,思想品德和历史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答题时可参考历史所有的课本和资料,但不能相互借阅资料和讨论,应独立完成。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