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64  2472  2478  2482  2488  2490  2494  2500  2502  2508  2514  2518  2520  2524  2530  2532  2538  2542  2544  2548  2550  2554  2556  2558  2559  2560  2562  2563  2564  2566  2568  2572  2574  2578  2580  2584  2590  2592  2598  2602  2604  2608  2614  2620  2622  2628  2632  2634  2640  2644  2650  2658  3002 

2006-2007学年度德州市陵县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7年滨州市阳信县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地理试卷

试题详情

济宁市二OO七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20分;共40分。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三科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2.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三科第Ⅰ卷答在同一张答题卡上,思想品德为1-10题,历史为11-30题,地理为31-50题。

3.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第Ⅱ卷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座号填写写在第6页右侧,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31.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位置时,不可能有的现象是

A.印度半岛正处于多雨期

B.我国内流区各河普遍进入枯水期

C.北京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

32.下列聚落在湿热气候环境中形成的是

      A                   B              C                   D

下图是某区域及其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33-34题。

33.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①②③④四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A.①        B.②          C.③        D. ④

34.关于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A.支流甲河画错了

B.村庄②的气温明显高于①村

C.乙河水流向西北

D.村庄③比④要高出100米

读某国图,完成35-36题。

35.关于该国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B.①河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C.东临太平洋,受海洋影响大

D.煤、铁、石油资源均丰富

36.预测到2030年,A市人口将达到2000万,城市迅速膨胀将给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下列哪项措施是解决该市“城市病”的可行办法

A.发展迁移农业,提高粮食产量

B.减少城市职能,控制发展规模

C.扩大重工业规模,减少就业压力

D.将人口由东南沿海向北部平原迁移

长江沿江地带既是我国工业发达地区,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据图完成37-38题。

37.图中工业中心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组合正确的是

A.①―汽车工业           B. ②―电力工业

C.③―煤炭工业           D. ④―钢铁、轻纺工业

38.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但是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主要原因是

①流域内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    ②上游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淤积加剧

③围湖造田,中游湖泊调蓄能力减弱      ④沿江工业发展,江水污染严重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读甲、乙两地区图,完成39-40题

39.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四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A.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 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 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40.关于乙图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汇   B. 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 拥有中关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读西气东输示意图,完成41-42题

41.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源地在北疆的准噶尔盆地       B. 终点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杭州

试题详情

淄博市200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文 科 综 合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座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页)为非选择题,10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4.考试结束,由监考教师将试题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地理部分(共20分)

第Ⅰ卷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地理位置优越

B.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

C.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D.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2.下列关于图中字母m所在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处雅鲁藏布江谷地  

B.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C.热带雨林景观和民族风情是其主要的旅游资源

D.地处边境,可以发展边境旅游

下面是小明同学从淄博乘1114次列车(青岛---武汉)到武汉所经各站及铁路线名称表,读表回答3~4题。

站名

淄博

济南

泰安

兖州

邹城

枣庄

徐州

砀山

夏邑站

商丘

兰考

开封

郑州

许昌

漯河

信阳

孝感

武汉

铁路线

胶济线

3.对该次列车运行过程中所经过的铁路线,说法正确的是

  A.①段属于京广线                   B.②段属于陇海线  

 C.③段属于京沪线                  D.②③段属于京九线

4.关于该次列车经过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经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同         

B.所经地区穿过了我国两个温度带 

C.所经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多发区 

D.所经地区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两级阶梯

5.读某海峡图(下图所示),该海峡是

A.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B.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海上通道

C.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的必经之路 

  D.英国通往印度的海上交通要道 

山东省某中学的数名同学,暑假期间到附近山区(下图所示区域)游玩。依据图文资料完成6~7题。

6.遇到洪水暴发时,从图中m地逃生的四条路线,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中a地与b地相比,a地

A.地势较低       B.坡度较和缓    

C.光照较弱       D.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我国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状况受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据此完成8~9题。

8.下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生态建设活动,合理的是

A.①修筑挡土坝  ②修筑梯田       ③种植优质牧草

B.①修筑挡土坝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修筑梯田  

C.①开挖鱼塘    ②打坝淤地       ③种植山杏          

D.①开挖鱼塘    ②种植谷子       ③建设人工草场

9.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区域最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西南山区

10.下列关于欧洲西部与阿拉伯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都是以高原为主             B.都有稠密的河网    

C.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D.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地理部分(34分)

1.(8分)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我国“十五”计划中的四大工程:①“青藏铁路”(南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②“西气东输”是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③“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④“西电东送”是指开发黔、滇、川、陕、晋等地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粤、沪、苏、浙和京津唐地区。工程分为三大通道,其中中部通道是将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材料二:长江沿江地带图

(1)长江沿江地带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该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条件有(列举两条)                                                  ,

                                                  。(3分)

(2)长江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及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比较而言,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           

                                      ;其它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                

                                。(2分)

(3)长江沿江地带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请写出一条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1分)

(4)在四大工程中,能缓解华东沿海酸雨污染的是                         。(2分)

2.(7分)读台湾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图中表示钓鱼岛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1分)

(2)请简要描述台湾岛的纬度位置                                        

                                             。(1分)

(3)台湾山脉南段植被垂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1分)

(4)下列大陆市场中的水果可能来自台湾的是        (填字母)(1分)

 A.苹果  梨     B.香蕉  菠萝   C.椰子  咖啡   D.冬枣  柑橘

(5)为适应出口导向型经济,台湾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你认为台湾出口加工区宜分布在                    ,理由是                                               

                                                                 。(3分)

3.(7分)读中南半岛有关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                                          

你的判断依据是                                                   。(2分)

(2)中国南方、印度和东南亚都有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其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3分)

(3)中南半岛许多大城市易受水患的威胁,其原因是                                

                                                                      。(2分)

4.(8分)读澳大利亚和日本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a

(1)a大洋是            ,b处的气候特点是                           。(2分)

(2)与澳大利亚相比,日本国土轮廓的突出特点是                       。(1分)

(3)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在矿产资源、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分布四个方面相比较,有些方面是相似的,有些方面差别明显。请简要说明其相似性或差异性。(4分)

矿产资源方面:                                                         

人口密度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城市分布方面:                                                         

(4)与日本相比较,澳大利亚地震很少发生。其原因是                       

                                                     。(1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临沂市蒙阴县下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临沂蒙阴县下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卷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临沂市郯城县下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卷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临沂市郯城县下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卷

试题详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