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28  2436  2442  2446  2452  2454  2458  2464  2466  2472  2478  2482  2484  2488  2494  2496  2502  2506  2508  2512  2514  2518  2520  2522  2523  2524  2526  2527  2528  2530  2532  2536  2538  2542  2544  2548  2554  2556  2562  2566  2568  2572  2578  2584  2586  2592  2596  2598  2604  2608  2614  2622  3002 

2009年广安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为60分。

第Ⅱ卷(选择题共25分)

试题详情

2009年巴中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菏泽市郓城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9年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21.如图(图3)是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1978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而值得纪念    (  )

图3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日建交

C.香港回归祖国                             D.进行抗美援朝

22.下列四幅图(图4~图7)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对外开放    B.拨乱反正    C.改革开放    D.乡镇企业

23.某校八年级(2)班出了一期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板报,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中共“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

C.中共“十五大”――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D.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始建立经济特区

24.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就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六点意见。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前提是 (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平等互利的原则

C.互不干涉的原则                D.求同存异的原则

25.“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啊!”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握手表明了    (    )

A.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                       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  D.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

26.据报道,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将举行首都阅兵。这次阅兵将涉及陆、海、空、二炮各军兵种部队。以下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国防建设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民空军已发展成多兵种部队,成为共和国的“空中保护伞”

B.导弹部队已形成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装备系列

C.实现了以空军为主体的向陆海空等诸多兵种合成转变

D.人民海军先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7.新航路开辟,实现了美洲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首次接触与碰撞。对此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

A.哥伦布         B.达?伽马    C.迪亚士                 D.麦哲伦

28.某老师就文艺复兴一著名文学家给出了三个提示,由此可推断该文学家是(    )

提示一:他是意大利人

提示二:他是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提示三:他的代表作是《神曲》

A.莎士比亚    B.达?芬奇    C.列夫?托尔斯泰  D.但丁

29.他是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该科学家是    (  )

A.爱因斯坦    B.牛顿            C.达尔文                D.哥白尼

30.小刚同学在整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资料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但他把其中一则资料弄错了,请你帮他找出来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C.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D.轮船和火车的发明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

31.关于图8中的情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B.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力的应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

D.在当时电力广泛用于家庭照明

32.促进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B.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人类19世纪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

D.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与革命实践

33.下列是18~19世纪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确立相关情况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林肯当选总统是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雅各宾派专政

D.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是~次资产阶级与沙皇联合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34.有史学家认为,一战爆发的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其中“一战”前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  )

A.英和美         B.德和法         C.美和德         D.英和德

35.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最值得我国借鉴的措施是    (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6.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国务院公布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十条措施。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这项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一项措施相似    (  )

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B.加强对工业的调整

C.缩减农业的大片耕地    D.兴办大量公共工程

37.“冷战”结束以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国家联合进一步扩大。对“欧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所有国家参加的经济政治联盟

B.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

C.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典型代表

D.欧盟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38.“二战”结束后,形成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下列是有关“两极”对峙的形势,正确的是    (  )

A.东欧一西欧                       B.北约一华约

C.同盟国协约国                   D.社会主义一资本主义

39.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对其原因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实行民主化改革                B.重视科学技术

C.凭着原有的经济基础         D.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40.“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趋向。对于经济全球化建设不正确的是(  )

A.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B.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C.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消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政治民主化是世界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各国民主化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共同推进着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

(1)材料一出自哪一部文献?蹦此指出英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在英国建立了什么样的资产阶级政权?(3分)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他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2)“殖民地的善良人民”指什么?它的通过标志着什么?材料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什么?(3分) 

材料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框架是什么?依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制度文明上的重大创举是什么?并建立了几个民族自治区?(3分)

(4)上述三个材料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1分)

试题详情

2009年雅安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为3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

试题详情

2009年泸州市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此回答9~11题。

9.我国是活字印刷术的故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分别是    (    )

A.北宋毕升       B.唐朝李白               C.清朝曹雪芹         D.明朝李时珍

10.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条运河以    (    )

A.余杭为中心    B.涿郡为中心            C.洛阳为中心         D.长安为中心

11.在史书《三国志》和民间传说基础上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1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日《马关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13.《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    (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C.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              D.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实现国家的振兴,是多少中国人的梦想,多少人为之奔走呼号,为之奋斗。据此回答14~16题。

14.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下列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近代企业,属于民用的是    (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15.下列人物是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

A.魏源  林则徐                            B.康有为  梁启超

C.孙中山  蒋介石                         D.曾国藩  李鸿章

16.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17.雪皑皑,野茫茫,爬雪山,过草地。红军长征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经历了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这个转折指    (  )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18.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亲自指挥下,在华北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史称    (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反扫荡                D.百团大战

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在    (    )

A.甲午战争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洋务运动期间

20.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重点是    (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C.发展重工业                                D.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21.王进喜是我国人民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誉为“铁人”,他的事迹主要是(  )

A.承担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

B.带领群众向干旱、风沙、盐碱“三害”宣战

C.在短暂的一生用自己所做的平凡小事塑造了共产主义战士形象

D.参加石油会战,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

22.20世纪90年代,为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发展,党和国家决定设置(  )

A.深圳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新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海南岛经济特区

23.为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C.汉族支持少数民族发展              D.少数民族相互支持

24.被称为美国国父的人物是  (   )

A.杰弗逊          B.林肯            C.华盛顿                D.罗斯福

25.法国大革命开始时标志是    (  )

A.颁布《人权宣言》                      B.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攻占巴士底狱                            D.召开三级会议

26.英国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    (  )

A.棉纺织业       B.冶铁业         C.采矿业                D.机器制造业

27.下列有关选项,属于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是    (  )

A.颁布宪法,规定日本实行共和制        B.把都城由鸟羽迁往东京

C.明确规定土地属于幂府所有              D.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在激烈的角逐中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同盟。其中同盟国的核心是    (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法国

29.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为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与德奥签订了    (  )

A.《布列斯特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四国条约》                            D.《九国公约》

30.系统阐述生物进化理论,指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基本规律的著作是    (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威尼斯商人》

C.《天体运行论》                         D.《物种起源》

31.西欧国家为联合自强,1967年,由法、意等国发起成立了    (  )

A.欧洲联盟                                   B.欧洲共同体

C.欧洲煤钢联营                            D.欧洲原子能联营

32.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目前多极化局面主要的表现是(    )

A.多强竞争                                   B.区域集团化明显

C.一超与多强并存                         D.全球一体化加快

第Ⅱ卷(非选择题)

试题详情

2009年广元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滨州市阳信县第二学期初一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9年7月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素质教育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滕州市奎文北区第二学期七年级学业检测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隋唐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据此回答1~7题。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2.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开通大运河

3.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描写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5.某班要出版一期介绍西藏历史知识的黑板报,其中有一个“唐与吐蕃”的小专栏,请你帮他们推荐一下可以选用的素材

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②金城公主和尺带珠丹

③唐蕃会盟           ④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⑤在拉萨设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6.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D.戚继光抗击倭寇

7.“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这座石拱桥修建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据此回答8―13题。

8.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完成于

A.五代十国                                               B.隋唐时期

C.宋朝                                                      D.魏晋南北朝时期

9.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                       B.西夏                   C.金                       D.元

10.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东京城内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         D.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2.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

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B.定国号为元

C.灭亡金                                                   D.灭亡南宋

1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融合形成的是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4.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罗盘                   C.火器                   D.火药

15.“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臣之精力,尽于此书”的书是

A.《史记》              B.《宋书》              C.《二十四史》       D.《资治通鉴》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据此回答16―25题。

16.自1405年到1433年,一支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的远航,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带领船队完成这一世界航海史上壮举的杰出人物是

A.鉴真                   B.玄奘                   C.戚继光                D.郑和

17.某班级晚会上有“为历史人物找家”的节目,其中已有①康熙②戚继光,根据你的判断,下列人物可以和他们归于一类的是

A.司马迁                B.北魏孝文帝         C.郑成功                D.唐太宗

18.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19.下列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搭配正确的是

A.顺治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康熙帝――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C.雍正帝――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D.乾隆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20.鸦片战争前夕,有一艘外国商船来华贸易,它只能在哪一指定口岸卸货?

A.上海                   B.宁波                   C.厦门                   D.广州

21.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是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的。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A.圆明园                B.颐和园                C.故宫                   D.天安门

22.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3.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史实?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玄奘西游

24.某同学准备撰写关于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情况的小论文。下列文献资料中,他可以查阅的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25.下列四大文学名著中,不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思想的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第Ⅱ卷共3小题,第26小题14分,第27小题14分,第28小题22分,共50分。

26.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请回答:

(1)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创立_________制度,君主专制得到加强。(2分)

(2)明太祖是怎样加君权的?(8分)

(3)清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清《海防纂要》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请回答: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