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滨城区联考历史试卷
2008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3.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修建于隋唐时期
②由李冰主持建造
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时,要万众一心,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抗日救亡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16.建国初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我国摆脱贫油国面貌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海上远航,延伸了人类的足迹,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回答l7―18题。
17.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A.菲律宾群岛 B.波斯湾沿岸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8.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新航路的开辟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②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③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促使了亚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回答19―20题。
19.据统计,2001年全球有跨国公司65000家,雇员5400万人,销售总额19万亿美元,生产总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1/3以上。这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区域化 B.多极化 C.全球化 D.社会化
20.如下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地位
③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④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1.(5分)2008年3月,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开始。火炬境外传递的第一站是目睹过古丝绸之路辉煌的阿拉木图,我国传递的第一站是改革开放后回归祖国的香港。
请回答:
(1)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丝绸之路开通于哪个朝代?它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②香港是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回归的?简要说明这一构想的涵义。
(2)奥运火炬的传递和主会场的建设,都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开放性。请谈谈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22.(9分)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却只字未提。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
材料三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的行为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
(3)材料三表明伏尔泰的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一例即可)
(4)从以上三位思想家的言行中,你能获得什么认识?
23.(10分)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请你参加以“铁路的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回放】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材料二 随着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兴起,l881年,清政府主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通车。铁路在中国的出现,引发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火车震动山川神灵,易招灾害;路稍不平,全车皆碎;铁路易为外敌所用,便其运兵。
材料三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一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给高原人民带来的喜悦。
【知识回顾】
(1)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_________;中国政府主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
(2)阅读材料一,指出铁路最早在英国出现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判断铁路在中国出现时,中国正在进行哪场近代化运动?为什么当时一些人要反对铁路的建造?(答出两点即可,不得摘抄原文)
【得出认识】
(4)对照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