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41  1249  1255  1259  1265  1267  1271  1277  1279  1285  1291  1295  1297  1301  1307  1309  1315  1319  1321  1325  1327  1331  1333  1335  1336  1337  1339  1340  1341  1343  1345  1349  1351  1355  1357  1361  1367  1369  1375  1379  1381  1385  1391  1397  1399  1405  1409  1411  1417  1421  1427  1435  3002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应背诵名篇名诗

易错字填空练习

各地历年高考题中诗文名句多出自课本中大纲规定篇目,并且重复出现,鉴于很多考生答错此题并不是因为不会背而是因为写错字,特对名句名篇进行如下训练,并附详细答案。

第一册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925年)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 )( )岁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 )飞舟。(2005年福建高考考了此题)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 )江天万里霜。  (2006年天津高考考了此题)

●荀 况   《荀子•劝学》

3.青,取之于( ),而青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 )则( ),君子( )学而日( )省乎( ),则( )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 )之所学也;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 )见也。

6.假( )马者,非( )足也,而( )千里;假舟( )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 ),( )龙生焉;积善成( ),而( )( )自( ),圣心备焉。故不( )( )步,无以( )千里;不(  )小流,无以成江海。(  )(  )一跃,不能十步;( )马十( ),功在不舍。    ( )而舍之,朽木不折;( )而不舍,金石可( )。(2006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8.群臣( )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 )寡人者,受中赏。能( )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006年全国高考Ⅰ卷考了此题)

第二册

●韩愈《师说》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 )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1.吾师道也,夫(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006年江西高考考了此题)

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 )焉,小学而大( ),吾未见其( )也。

1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业有专( ),如是而已。

●杜牧《阿房宫赋》

16.六王毕,四海一,蜀山( ),阿房出。( )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山北( )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 )( ),流入宫墙。

1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 )何虹?高低( )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 )( );舞( )冷袖,风雨凄凄。

18.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 ),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 )( ),用之如泥沙?

(2004年江苏省高考考过此题)

19.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 )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 )灭也?秦人不( )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004年福建省、北京市高考、2006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

第三册

●苏洵《六国论》

2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在( )秦。( )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1.思( )先祖父,( )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 )惜,举以( )人,如弃草( )。

22.呜呼!以( )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 )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 )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 )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 )威之所( )哉。 (2004年北京市高考、2006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

2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 )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 )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 )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 )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至于( )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 )也而不能( )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 )之乎?(2004年辽宁省高考考过此题)

●《诗经?氓》

2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 )(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 ),体无( )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 )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 )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 )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则有岸,( )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屈原《离骚》

26.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江离与辟( )兮,( )秋兰以为( )。

27.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 )( )之木兰兮,夕( )洲之宿莽。

28. 余固知( )( )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 )素手,札札弄机(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006年江西省高考考了此题)

30. 河( )清且浅,相去( )几许?( )( )一水间,( )( )不得语。(2006年上海高考考了此题)

●曹操《短歌行》

3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以(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月明星稀,乌( )南飞。绕树三( ),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 ),天下归心。(2004年重庆市高考、2006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

●《白马篇》

32. ( )手接飞( ),( )身散马( )。( )( )过猴猿,勇( )若( )( )。

33. 捐( )赴国难,视死( )如归。

●陶潜《归园田居》

34.( )鸟恋旧林,池鱼思故( )。

开荒南野( ),守( )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柳( )后檐,桃李罗堂前。( )( )远人村,依依( )里烟。狗( )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 )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 )笼里,复得( )自然。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5.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 )( )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 )眉折腰( )权贵,使我不得开( )颜!(2004年广东省高考考了此题)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6.移船相( )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 )抱琵琶半遮面。转( )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7.大弦( )( )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 )。( )( )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 )语花底滑,( )( )泉流冰下难。冰泉冷( )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 )( )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 )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 )悄无言,( )见江心秋月白。(2006年上海高考考了此题)

38.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 )( )。同是天涯( )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王维《山居秋暝》

3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 )归( )女,( )动下( )舟。随意春( )歇,王孙自可留。(2005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

●杜甫《登高》

40.风急天高猿( )哀,( )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 )(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 )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 )霜( ),( )倒新停( )酒杯。(2003全国、2005北京、2006四川高考都考了此题)

●杜甫《蜀相》

41.丞相( )堂何处寻?锦官城外( )森森。( )阶碧草自春色,( )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 )( )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 )身先死,( )使英雄泪满( )。(2004年全国卷Ⅱ、2006年全国卷Ⅱ高考考了此题)

●刘禹锡《石头城》

42.山围故国周( )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2004年浙江、2006年安徽高考考了此题)

●李商隐《锦瑟》

4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 )。

( )海月明珠有泪,( )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 )然!

(2004年湖北省、天津市高考考过此题)

●陆游《书愤》

44.早岁那知世事( ),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 )(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 )( )已先( )。出师一表真( )世,千( )谁( )伯仲间!(2005年北京、2006年四川安徽浙江高考都考了此题)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5.世味年来( )似( ),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 )杏花。

●李煜《虞美人》

4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栏玉( )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004年全国卷Ⅳ高考考过此题)

●柳永《雨霖铃》

47.寒( )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都门帐饮无(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 )( )( )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004年全国卷Ⅲ、2006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

●秦观《鹊桥仙》

4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期如梦,忍( )( )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清照《一剪梅》

49.红藕香残玉( )秋,( )解罗(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 )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 )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2005年全国卷Ⅰ高考考了此题)

●姜夔《扬州慢》

50.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 )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 )麦青青。自胡马( )江去后,废池乔木,( )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 )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李贺《李凭箜篌引》

51.吴丝蜀( )张高秋,空山凝云( )不流。江( )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 )。女( )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 )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 )斜飞湿寒兔。(2005年北京高考考了此题)

●杜牧《过华清宫》(其一)

52.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 )( )开。一( )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温庭筠《菩萨蛮》

53.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 )香( )雪。( )起画( )眉,弄( )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 ),双双金( )( )。

●李清照《声声慢》

5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 )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怎一个愁字了得?

●王安石《桂枝香》

55.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 )江似练,翠峰如( )。征帆去( )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 )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 )。千古凭高对此,漫( )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 )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2004年全国高考卷1、2005年山东省高考考了此题)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 )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巾,谈笑间,( )( )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 )发。人生如梦,一( )还( )江月。(2004年全国、2005年上海高考考了此题)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7.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阳草树,寻常巷(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 )草草,封狼居( ),( )得仓( )北顾。四十三年,望中( )记,( )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 )祠下,一片神( )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002年全国、2004年江苏高考考过此题)

●欧阳修《伶官传序》

58. “满招损,谦得益。”( )( )可以兴国,( )( )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归有光  《项脊轩志》

59.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 )( ),风移影动,( )( )可爱。

第四册

●李密《陈情表》

6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立,形影相( )。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2003全国、2006年浙江高考考了此题)

●苏轼《前赤壁赋》

6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 )( )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 )之潜蛟,泣孤舟之( )妇。

6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酒临江,横( )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 )之上,侣鱼虾而友( )鹿,驾一叶之扁舟,举( )樽以相属。寄( )( )于天地,渺( )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 ),( )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 )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004年广东省、2005年浙江、2006年江苏、2006年湖南高考都考了此题)

6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 )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乎!

65.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004年广东、湖北省高考考了此题)

●王勃《滕王阁序》

66.云( )雨( ),彩彻区明。落霞与孤( )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 )之( );( )阵惊寒,声断( )阳之( )。(2004年天津市、全国卷Ⅳ、2005年江西高考都考过此题)

67.( )三江而( )五湖,控( )荆而引( )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 );人杰地灵,徐( )下陈( )之( )。

68.时运不( ),命途多(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6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 ),不( )青云之志。

●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长亭送别》

70.【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 )南飞。晓来谁( )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004年辽宁、2004年湖北省、2005年江苏高考考过此题)

第五册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7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 )于寡妻,至于兄弟,以( )于家邦。”(2004年辽宁省高考考过此题)

72.谨( )序之教,申之以孝( )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 )食肉,( )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004年重庆高考考了此题)

●李白《蜀道难》

7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 )及鱼( ),开国何( )然!

7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 ),下有冲波( )折之回川。

75.飞湍瀑流争( )( ),( )崖转石万( )雷。

76.剑阁( )( )而(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006年四川高考考了此题)

●李白《将进酒》

7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 )( )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 )空对月。天生我(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004年福建、2005年全国卷Ⅲ、2006年广东高考都考了此题))

78.五花马、千金( ),呼儿( )出换美酒,与尔同( )万古( )。

79.钟鼓( )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 )( ),( )有饮者留其名。

●杜甫《兵车行》

80.车( )( ),马( )( ),行人弓( )各在腰。( )娘妻子走相送,尘( )不见咸阳桥。

81.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 )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 )( )!

●杜甫《客至》

8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 )日日来。花( )不曾( )客扫,( )门今始为君开。盘( )市远无兼味,( )酒家贫只旧(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 )呼取尽余杯。(2005年全国Ⅱ、2006年江苏高考考了此题)

●杜甫《旅夜抒怀》

83.细草微风岸,( )( )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何所似,天地一沙( )。

(2004年湖南、2005年全国Ⅰ、2006年福建高考都考了此题)

●杜甫《登岳阳楼》

8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 ),( )( )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006年四川高考考了此题)

● 李白《峨眉山月歌》

85.峨眉山月半( )秋,影入平( )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 )州。

第六册

●司马迁《报任安书》

86.盖文王( )而演《周易》;仲尼(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有《国语》;孙子(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 )贤圣发( )之所为( )也。此人皆意有所( )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2004年浙江省高考考过此题)

●《屈原列传》(节选)

87.屈平正道直行,( )忠尽智以事其君,( )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 ),能无怨乎?

88.明道德之广( ),治乱之条贯,( )不毕(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 ),其称文小而其( )极大,举类( )而( )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 ),故死而不容。自疏( )( )污泥之中,蝉( )于( )( ),以浮游尘( )之外,不获世之滋( ),( )然泥而不( )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89.举世( )( )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 )。

 

 

 

 

 

 

 

 

 

附详细答案:第一册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925年)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飞舟。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荀 况   《荀子•劝学》

3.青,取之于,而青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君子学而日省乎己,则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见也。

6.假马者,非足也,而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龙生焉;积善成,而神明,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千里;不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马十,功在不舍。而舍之,朽木不折;而不舍,金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

8.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寡人者,受中赏。能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第二册

●韩愈《师说》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1.吾师道也,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焉,小学而大,吾未见其也。

1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业有专,如是而已。

●杜牧《阿房宫赋》

16.六王毕,四海一,蜀山,阿房出。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山北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1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高低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18.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9.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灭也?秦人不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第三册

●苏洵《六国论》

2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秦。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1.思先祖父,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惜,举以人,如弃草

22.呜呼!以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威之所哉。

2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至于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也而不能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之乎?

●《诗经?氓》

2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体无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则有岸,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屈原《离骚》

26.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兮,秋兰以为

27.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觑之木兰兮,夕洲之宿莽。

28.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素手,札札弄机。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30.河清且浅,相去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曹操《短歌行》

3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如朝露,去日苦多。当以,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月明星稀,乌南飞。绕树三,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天下归心。●《白马篇》

32.手接飞身散马狡捷过猴猿,勇豹螭。

33.捐赴国难,视死如归。

●陶潜《归园田居》

34.鸟恋旧林,池鱼思故

开荒南野,守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里烟。狗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笼里,复得自然。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5.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眉折腰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6.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抱琵琶半遮面。转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7.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悄无言,见江心秋月白。

38.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王维《山居秋暝》

3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女,动下舟。随意春歇,王孙自可留。

●杜甫《登高》

40.风急天高猿哀,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倒新停酒杯。

●杜甫《蜀相》

41.丞相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森森。阶碧草自春色,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身先死,使英雄泪满

●刘禹锡《石头城》

42.山围故国周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李商隐《锦瑟》

4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

海月明珠有泪,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然!

●陆游《书愤》

44.早岁那知世事,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出师一表真世,千伯仲间!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5.世味年来,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杏花。

●李煜《虞美人》

4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栏玉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柳永《雨霖铃》

47.寒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都门帐饮无,留恋处,兰舟催发。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秦观《鹊桥仙》

4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清照《一剪梅》

49.红藕香残玉秋,解罗,独上兰舟。云中谁寄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姜夔《扬州慢》

50.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麦青青。自胡马江去后,废池乔木,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李贺《李凭箜篌引》

51.吴丝蜀张高秋,空山凝云不流。江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

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斜飞湿寒兔。

●杜牧《过华清宫》(其一)

52.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温庭筠《菩萨蛮》

53.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雪。起画眉,弄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李清照《声声慢》

5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怎一个愁字了得?

●王安石《桂枝香》

55.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江似练,翠峰如。征帆去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千古凭高对此,漫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发。人生如梦,一江月。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7.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阳草树,寻常巷,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草草,封狼居得仓北顾。四十三年,望中记,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祠下,一片神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欧阳修《伶官传序》

58. “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归有光  《项脊轩志》

59.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第四册

●李密《陈情表》

6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苏轼《前赤壁赋》

6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妇。

6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酒临江,横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之上,侣鱼虾而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6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乎!

65.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滕王阁序》

66.云,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阵惊寒,声断阳之浦。

67.三江而五湖,控荆而引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人杰地灵,徐下陈

68.时运不,命途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6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不青云之志。

●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70.【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南飞。晓来谁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第五册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7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于家邦。”

72.谨序之教,申之以孝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食肉,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李白《蜀道难》

7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及鱼,开国何然!

7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下有冲波折之回川。

75.飞湍瀑流争喧刭崖转石万雷。

76.剑阁峥嵘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将进酒》

7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8.五花马、千金,呼儿出换美酒,与尔同万古

79.钟鼓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有饮者留其名。

●杜甫《兵车行》

80.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各在腰。娘妻子走相送,尘不见咸阳桥。

81.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客至》

8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日日来。花不曾客扫,门今始为君开。

市远无兼味,酒家贫只旧。肯与邻翁相对饮,隔呼取尽余杯。

●杜甫《旅夜抒怀》

8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

●杜甫《登岳阳楼》

8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

● 李白《峨眉山月歌》

85.峨眉山月半秋,影入平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州。

第六册

●司马迁《报任安书》

86.盖文王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有《国语》;孙子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贤圣发之所为也。此人皆意有所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屈原列传》(节选)

87.屈平正道直行,忠尽智以事其君,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能无怨乎?

88.明道德之广,治乱之条贯,不毕。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其称文小而其极大,举类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浊秽,以浮游尘之外,不获世之滋?然泥而不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89.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

 

试题详情

物理20分钟专题突破(6)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w.w.w.k.s.5.u.c

1.如图所示,一对平行的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长为l、;两板间距离为d;从两板的正中位置处以初速度为ν0射入一束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的粒子,粒子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在两板间加上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粒子恰好射到上极板右边缘的M点,在两板间加上方向竖直向下、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粒子恰好射到下极板的右边缘N点。

(1)求B和E的大小;

(2)如果在两板间同时加上上述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粒子在板间的运动轨迹将偏向上方还是下方?为什么?

 

2.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磁场区的中心为O,半径为r。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到屏幕的中心M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需要加磁场,使电子束偏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应为多少?

 

 

 

 

 

3.如图所示,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磁场中,有一个倾角为q且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斜面。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水平向外,电场强度的方向竖直向上。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静止在斜面顶端,这时小球对斜面的压力恰好为0。若迅速把电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下时,小球能在斜面上连续滑行多远?所用时间是多少?

 

 

 

 

试题详情

物理20分钟专题突破(5)

运动和力(三)

试题详情

物理20分钟专题突破(4)

运动和力(二)

1.如图8―10所示,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直角劈M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若m在其上匀速下滑,M仍保持静止,那么正确的说法是(   )

A.M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M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

C.地面对M没有摩擦力           D.地面对M有向左的摩擦力

2.如图8―10所示,物体从Q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的水平传送带后,落在地面上的P点。若传送带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则物体从Q点自由滑下,通过传送带后,将(   )

A.仍然落在P点        B.落在P点左方

C.落在P点左右        D.可能留在传送带上

 

 

 

          图8―10                  图8―11               图8―12

3.如图8―12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运动.用FAB代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    )

A.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F     B.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FAB=F

C.若地面的摩擦因数为μ,则FAB=F   D.若地面的摩擦因数为μ,则FAB=F

4.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图8―13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B.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C.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5.匀速上升降机顶部悬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下端挂有一小球,若升降机突然停住,在地面上的观察者来看,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加速度逐渐增大           D.加速度逐渐减小

 

 

 

 

 

               图8―13               图8―14           图8―15

6.如图8―14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有轻弹簧连接且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原长位置,现用水平恒力推木块A,则弹簧在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A.当A、B速度相等时,加速度aA=aB   

 B.当A、B速度相等时,加速度aA>aB

C.当A、B加速度相等时,速度υA<υ

D.当A、B加速度相等时,速度υA>υ

7.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  )

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

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

8.一个人站在医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下蹲的全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   )

A.先减小,后还原          B.先增加,后还原

C.始终不变             D.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

9.如图8―15所示,猴子的质量为m,开始时停在用绳悬吊的质量为M的木杠下端,当绳子断开时,猴子沿木杠以加速度a(相对地面)向上爬行,则此时木杠相对地面的加速度为(   )

A.g          B.g     C.g+(g+a)    D.g+g

10.惯性是反映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现在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一个置于光滑水增面上,另一个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力推物体,两者的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是(   )

A.因为两者质量一样,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一样

B.因为两者受到相同的水平推力,运动状态改变难易一样

C.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D.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试题详情

物理20分钟专题突破(3)

运动和力(一)

1.物体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滑动,则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物体加速度为多大?

6ec8aac122bd4f6e(1)斜面是光滑的;

(2)斜面是粗糙的,且与物体间动摩擦因数为μ 

 

 

 

 

 

2.如图4所示,质量分别为15kg5kg的长方形物体A和B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A与桌面以及A、B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1和μ2=0.6,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问:

(1)水平作用力F作用在B上至少多大时,A、B之间能发生相对滑动?

(2)当F=30N或40N时,A、B加速度分别各为多少?

6ec8aac122bd4f6e
 

 

 

 

 

            图4                              

 

 

3如图6(a)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与倾角为θ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动上安装一支架,在支架的O点处,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匀加速下滑时,小球与滑块相对静止,则细线的方向将如何?

6ec8aac122bd4f6e
 

 

 

 

       (a)                      (b)                    (c)

                                       图6

4.如图7所示,质量M=10kg的斜面体,其斜

6ec8aac122bd4f6e面倾角θ=370,小物体质量m=1kg,当小物体由静止释放

6ec8aac122bd4f6e时,滑下S=1.4m后获得速度σ=1.4m/s,这过程斜面体处

于静止状态,求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取

g=10m/s2

 

 

5升降机地板上有一木桶,桶内水面上漂浮着一个木块,当升降机静止时,木块有一半浸在水中,若升降机以a=6ec8aac122bd4f6eg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木块浸入水中的部分占总体积的__________。

 

 

 

 

 

 

 

 

 

 

 

 

 

 

 

 

试题详情

                 物理20分钟专题突破(2)

  

1. 如图甲所示,已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问:气体对外是否做功?

2. 如图所示,有一圆筒形气缸静置在地上,气缸圆筒的质量为M,活塞及手柄的质量为m,活塞截面积为S。现用手握住活塞手柄缓慢地竖直向上提,求气缸刚离地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当时的大气压强为p0,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缸壁的摩擦不计,活塞未脱离气缸)。?

3. 如图所示,一端开口的圆筒中插入光滑活塞,密闭住一段理想气体,其状态参量为p0,V0,T0,在与外界无热交换的情况下,先压缩气体到p1,V1,T1状态,再让气体膨胀到p2,V2,T2状态,若V1<V0<V2,则[  ]

    A. T1>T0>T2              B. T1=T0=T2

    C. T1<T0<T2                 D. 无法判断

 

4. 容积V=20L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为p=30atm,打开钢瓶阀门,让氧气分装到容积为V'=5L的小瓶子中去。若小瓶子已抽成真空,分装到小瓶中的氧气压强均为p'=2atm压。在分装过程中无漏气现象,且温度保持不变,那么最多可能装的瓶数是: [   ]

    A. 4瓶                B. 50瓶

    C. 56瓶               D. 60瓶

 

 

 

5.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与V的关系如图所示,该过程p-T图应是(    )

6. 如右图所示,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mmHg,粗细均匀玻璃管中有A、B两段气体,被4cm长水银柱隔开,下面水银柱高为66cm,A、B两段空气柱长度各为4cm8cm,现欲使A段气柱长度增加1cm并保持稳定,应将管慢慢竖直提高(    )

A.9cm        B.3cm        C.2cm        D.1cm?

7. 分子间的势能与体积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体积增大,分子间的势能增加

B. 气体分子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势能减小

C. 物体的体积增大,分子间的势能有可能增加

D. 物体的体积减小,分子间的势能增加

8.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两条等容线a和b,如果气体由状态A等压变化到状态B,则在此变化过程中是(    )

A.气体不对外做功,外界也不对气体做功,吸热,内能增加?

B.外界对气体做功,放热,内能增加?

C.外界对气体做功,吸热,内能增加?

D.气体对外做功,吸热,内能增加?

9. 如图所示,甲、乙两玻管两端封闭,竖直放置,室温时空气柱长度l甲上=2l甲下,     

 1乙上=?l乙下,现将两玻管全都浸没在0℃的冰水中,则甲、乙两管中水银柱移动方向是(    )

A. 甲向上,乙向下        B. 甲向下,乙向上?

C. 甲、乙均向上          D. 甲、乙均向下?

10. 如图所示,一个开口向上的绝热容器中,有一个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以及活塞和容器壁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活塞原来静止在A处,质量为m的小球从活塞上方h处自由下落,随同活塞一起下降到最低位置B处,接着又从B处往上反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活塞从A到B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活塞在B处所受合力为零?

C. 活塞在B处,气体压强最大,温度最高?

D. 活塞最终将静止在B处?

 

 

 

 

 

试题详情

山东省2009年高三3月各地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第9部分:解析几何

试题详情

物理20分钟专题突破(1)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w.w.w.k.s.5.u.c

1.在长为8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可以匀速上浮的红蜡烛,将此玻璃管竖直放置,让红蜡烛沿玻璃管从底部匀速上升,与此同时,让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若红蜡烛在玻璃管中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速度为8cm/s,玻璃管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速度为6cm/s,则红蜡烛运动的速度大小是        cm/s,红蜡烛上升到水面的时间为      S。

2.小球从离地5m高、离竖直墙4m远处以8m/s的速度向墙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碰墙点离地高度为    m,要使小球不碰到墙,它的初速度必须小于      m/s。(取g = 10m/s2)

3.如图所示皮带转动轮,大轮直径是小轮直径的2 倍,A是大轮边缘上一点,B是小轮边缘上一点, C是大轮上一点,C到圆心O1的距离等于小轮半径。 转动时皮带不打滑,则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_           

B、C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___     。翰林汇

4.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率通过一座拱桥的桥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等于车重的一半,这座拱桥的半径是         m。若要使汽车过桥顶时对桥面无压力,则汽车过桥顶时的速度大小至少是           m/s。

5.从某高度处以12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经2s 落地,g取10m/s2,则物体抛出处的高度是______m,物体落地点的水平距离是______m。

6.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的一段轨迹。已知物体是从原点O水平抛出,经测量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m/s,该物体运动的轨迹为一抛物线,其轨迹方程为               

 

 

 

7.某同学在某砖墙前的高处水平抛出一石子,石子在空中运动的部分轨迹照片如图所示。从照片可看出石子恰好垂直打在一倾角为的斜坡上的A点。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20cm,抛出点到A点竖直方向刚好相距100块砖,求:

(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石子水平抛出的速度v0

 

 

8. A、B两小球同时从距地面高为h=15m处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v0=10.A球竖直向下抛出,B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l0m/s2.求:

(1)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2)A球落地时,A、B两球间的距离是多少?

 

 

9.如图所示,长为R的轻质杆(质量不计),一端系一质量为的小球(球大小不计),绕杆的另一端O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最低点时,杆对球的拉力大小为1.5,求:

① 小球最低点时的线速度大小?

②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

③小球以多大的线速度运动,通过最高处时杆对球不施力?

 

 

 

 

 

10.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0.2的光滑1/4圆形轨道,BC段为高为h=5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0.1的小球由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2/s,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g取10/s2),求:

①小球离开B点后,在CD轨道上的落地点到C的水平距离;

②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③如果在BCD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45°的斜面(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小球离开B点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

 

 

 

 

 

 

 

试题详情

2009届高三复习信息新题物理押题卷(八)

                      孝感三中  陈继芳

    学校-------学号―――姓名------得分-------

    本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共120分90分钟完成

试题详情

10月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务院也决定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中国货币当局充分考量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之后作出的有力“亮剑”!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 。据此回答1~3题。

1.上述举措体现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         B.金融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2.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C.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D.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

3、上述材料体现的辨证法道理:

①因果联系    ②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32分)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完成下列各题。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10月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多数专家认为,继2008年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哲学依据。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我国从适度从紧到宽松,到寻找“稳健”和“适度从紧”间的平衡,再到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现在又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都是从当时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实际出发的。同时,货币政策的运用和调整也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固有的规律,人们不能随意调整货币政策,要在尊重和利用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从紧的货币政策,到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是由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的.。④实践具有历史性特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货币政策变迁,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⑤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经济形势也就不同,那么所采取的政策也应该因此发生改变. w.w.w.k.s.5.u.c.o.mwww.ks5u.com

 

采取怎样的一种货币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这次政策调整,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出台的。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适时调整有关政策措施,这是必要的,也是落实灵活审慎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将有利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包括资本市场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政府调整有关货币政策的必要性。(9分)

     ①政府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必须履行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6分)②“双率”下调,是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的原则,是国内经济“保增长”的需要。“双率”下调,重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态度。降息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避免其利润进一步恶化。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有利于提振企业的信心。是央行以更加积极灵活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有效举措。

5.(14分)为扩大内需,鼓励消费和投资,我国自1999年开征税率为20%的储蓄存款利息税;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过热,物价上涨,经国务院决定,利息税税率自2007年8月15日起调减为5%。国务院决定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1)用经济常识完成下列表格。(3分) 

对国务院暂免征利息税的思考

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是

有利于增加个人储蓄存款收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暂免征收利息税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改变政府与居民之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努力

对居民的生活影响是

增加居民收入;对债卷、保险、股票等理财产品产生影响。

体现税收的作用是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2)利息税税率调整中蕴含了哪些唯物辨证法的道理?(6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次暂免征利息税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出台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的经济形势在变化,利息税也应随之调整;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调整利息税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而做出的决策。(6分)

6.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 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10月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2008年9月、10月不断下调“双率”(必要性)?(12分)

 ①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导力量,是国家宏观调控重要工具。它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的态势,通过依法制定和实施灵活的货币政策,采取下调“双率”等经济手段,是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的原则,使国内经济“保增长”的需要。也是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和国际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需要。(4分)

②市场调节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目前、华尔街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侵袭,各国央行也纷纷出台救市举措,全球新一轮降息行动正在展开,世界经济的多方矛盾还在不断累积,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疲态渐现,国内市场正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经济减速风险日益增大。我国随着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企业经营成本在上行;而外部需求在下行。两面夹击之下,企业利润出现了快速下滑。中国货币当局充分考量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之后作出下调“双率”决策,就是要运用经济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有利于提振企业的信心、减轻企业负担,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有利于调整信贷结构,缓解中小银行资金紧张;有利于使国内经济“保增长”。

    (2)联系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如何才能使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得到切实贯彻?(8分)

①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②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各地政府必须在服从中央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发展要关注人民的切身利益。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发展经济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决惩治发展经济中的不法行为。(每点2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央银行的什么职能?(4分)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央银行具有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管理人民币流通,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的职能。

(4)中央银行行使上述职能有什么作用?(4分)

      中央银行行使上述职能有利于完善金融调控、确保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2分)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提供金融服务。有利于管理人民币流通,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2分)

7、华尔街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侵袭,各国央行也纷纷出台救市举措,全球新一轮降息行动正在展开。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疲态渐现,国内市场正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经济减速风险日益增大。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我国国内市场巨大,有着较大的回旋余地,市场流动性也比较充裕,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结构,不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中国经济就有着持续增长的较大潜力。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国内金融机构持有的海外投资产品有一定损失,但从金融机构整体盈利状况来看,损失占比很小,风险可控,不会对中国金融体系整体造成太大影响。人民银行将密切关注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变及带来的影响,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适时灵活地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应对,也希望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和国际金融危机,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10分)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议是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市场作用的消极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分)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暂免征收利息税,有利于增加个人储蓄存款收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改变政府与居民之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努力,是保障民生,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3分)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促进总量平衡,才能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分)w.w.w.k.s.5.u.c.o.mwww.ks5u.com

 

(2)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①“华尔街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侵袭,各国央行也纷纷出台救市举措,全球新一轮降息行动正在展开。”体现了因果联系。②“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疲态渐现,国内市场正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经济减速风险日益增大。我国国内市场巨大,有着较大的回旋余地,市场流动性也比较充裕,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结构,不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中国经济就有着持续增长的较大潜力。”体现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全面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③“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结构,不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中国经济就有着持续增长的较大潜力。”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想问题、办事情既要看到内因,又要重视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④“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国内金融机构持有的海外投资产品有一定损失,但从金融机构整体盈利状况来看,损失占比很小,风险可控,不会对中国金融体系整体造成太大影响。”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不能忽视支流。⑤“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适时灵活地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应对”,体现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事物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物质决定意识、从实际出发。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