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 已知化合物A、B化学式相似,在化合物A中,含K:a%,S:b%,其余为氧;化合物B中含K:d%,Se:c%,其余为,若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S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bd/32ac B.32bd/ac c.32ac/bd D.ac/32bd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元素质量分数的理解及质量分数的计算。S和Se元素相似,A,B化学式相似,分子中K原子个数相同,则两种物质中K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相等。
答案:C
例2 在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mol/L,密度为0.915 g/cm3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
思路分析:本题以物质的量浓度为核心,综合考查气体摩尔体积、质量、体积等物理量之间的换算以及溶质溶解过程中质量不变这一规律。可从c=n/V这一基本公式出发进行推导,注意不能忽略NH3溶于水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答案:378体积
例3 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1g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25℃时,其溶液呈中性,则pH=7,AG=l
B.在25℃时,其溶液呈酸性.则Ph<7,AG<1
C.在25℃时,其溶液呈碱性.则pH>7,AG<1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思路分析:本题以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为依托,通过给于 AG的信息,考查了有关pH的基本概念和对相关知识把握的能力。
答案:D
例4 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 .1 mol/L的NaOH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m与n的关系是( )
A. 4m=n B.
m=n C.
m<n D.
m>n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考查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稀释之前, NaOH和氨水pH是否相等?如果稀释相同倍数,溶液的pH相等吗?这样分析后很容易得出本题答案为D。若将试题改成体积相同,pH均为13的NaOH和氨水,结果如何?
答案:D
例5
在25℃,101 kPa条件下.将15LO2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并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 V(CO)= L,V(H2)=
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V(H2)=
。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取值范围是
。
思路分析:此题在设计时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思维能力。本题使用差量法计算比较方便。
答案:(1)5 5 (2)(a-10):(20-a);(3)10<a<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