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第4讲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怎样解数学综合题
第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综合运用知识为辅,第二轮复习以专题性复习为主,这一阶段所涉及的数学问题多半是综合性问题,提高解数学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是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根本保证。解好综合题对于那些想考一流大学,并对数学成绩期望值较高的同学来说,是一道生命线,往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那些定位在二流大学的学生而言,这里可是放手一搏的好地方。
第2讲 高考填空题的常用方法
数学填空题是一种只要求写出结果,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的客观性试题,是高考数学中的三种常考题型之一,填空题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完形填空题、多选填空题、条件与结论开放的填空题. 这说明了填空题是数学高考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创新型的填空题将会不断出现. 因此,我们在备考时,既要关注这一新动向,又要做好应试的技能准备.解题时,要有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要求推理、运算的每一步骤都正确无误,还要求将答案表达得准确、完整. 合情推理、优化思路、少算多思将是快速、准确地解答填空题的基本要求.
数学填空题,绝大多数是计算型(尤其是推理计算型)和概念(性质)判断型的试题,应答时必须按规则进行切实的计算或者合乎逻辑的推演和判断。求解填空题的基本策略是要在“准”、“巧”、“快”上下功夫。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特殊化法、数行结合法、等价转化法等。
第1讲 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2009年物理高考命题 最后冲刺 热点预测17??45(题题有详细解析)
17、【命制试题】
如下图是我国“嫦娥一号”发射及绕月简图,设下图中卫星是逆时针方向运动的,阅读如下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并获得成功,首次变轨是在远地点发动机点火使卫星加速的。卫星的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了约600公里,如图卫星正式进入绕地16小时轨道。接下来卫星在近地点处还要借助自身发动机的推动经过三次变轨即进入绕地24小时轨道、绕地48小时轨道,最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过漫长的施行后接近月球,在月球近月点的位置仍要借助自身的发动机的作用,使卫星的速度发生变化,被月球引力俘获后进入绕月12小时轨道、绕月3.5小时轨道,最终进入绕月127分钟的圆形轨道,进行约一年的月球探索之旅。
1、关于卫星在绕地由16小时轨道到48小时轨道、绕月由12小时轨道到127分钟轨道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绕地、绕月运行均需要向后喷气加速,才能到相应的轨道。
B、卫星绕地运行需要向后喷气加速,才能到相应的轨道。
C、卫星绕地、绕月运行均需要向前喷气减速,才能到相应的轨道。
D、卫星绕月运行需要向前喷气减速,才能到相应的轨道。
【试题立意】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匀速圆周运动模型),运用数学知识、万有引力定律、卫星变轨(圆周运动中的离心运动以及拓展后的向心运动)知识处理相关问题。
【详细解析】
卫星的变轨,顾名思义就是改变飞行器在太空中的运行轨道。受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的局限,卫星往往不能直接由火箭送入最终运行的空间轨道,而是要在一个椭圆轨道上先行过渡。在地面跟踪测控网的跟踪测控下,选择合适时机向卫星上的发动机发出点火指令,通过一定的推力改变卫星的运行速度,速度增大,供不应求,离心运动,卫星则到外层(或说更高)的轨道上运行;速度减小,供大于求,近心运动,卫星则到内层(或说更低)的轨道上运行,这样就达到了改变卫星运行轨道的目的。 ]
卫星在绕地16小时轨道上运行时,到达近地点处(说明:虽然是椭圆运动,但是在近地点能按圆周运动的规律做出解释,是不矛盾的。),应该是向后喷气,据反冲现象得速度增大,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大,而此时地球与卫星之间的引力不变化,即----向心力不足做离心运动,“嫦娥一号”到绕地24小时的轨道上运行。同理到达预定时间在近地点加速到绕地48小时轨道上运行,第四次变轨指的是最后一次在近地点加速到地月转移轨道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奔月。通过上述分析知B正确。
卫星在绕月12小时轨道上运行时,到达近月点处,应该是向前喷气,据反冲现象得速度减小,所需要的向心力减小,而此时地球与卫星之间的引力不变化,即----,引力大于运动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达到此条件,物体就要离开原来的轨迹向内部做向心运动,“嫦娥一号”到绕月3.5小时的轨道上运行。同理到达预定时间在近月点减速到绕月127分钟轨道上圆周动,通过上述分析知D正确。
18、【命制试题】
A.地球质量与月球质量之比
B.地球密度与月球密度之比
C.“神舟”六号质量与嫦娥一号质量之比
D.“神舟”六号运动速度与嫦娥一号速度之比
【试题立意】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匀速圆周运动模型),运用数学知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处理相关问题。
【详细解析】
对于信息题,不少学生解题时往往大致看一下题目后,觉得这种题从没有见过主失去信心,从而不愿意仔细阅读、认真分析,或者在没有明确题意的情况下,草率完成题目。其实这类题目往往是“大帽子”吓人。帽子底下仍是学生熟悉的老面孔。解答信息题的正确方法是:仔细阅读,明确题意,弄清原理,善于提取题中的有用信息。
本题中的信息有:(1)仅能用题中的数据;(2)是近地(或月)表面环绕,轨道半径与星球的半径相等;
对于A: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比值
不知道地球、月球半径 ,因此不可求。
同理对于B:
上述两个周期是已知的,因此B可求得。
对于C,只有中心天体的质量才可能求出,而“神舟”六号的质量与嫦娥一号的质量在实际解题中,是不能通过公式引入的,因此不可求。
选项D不可求,还是因为地球、月球的半径未知。
注意,在解题时学生往往认为要测出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才能求得天体质量或天体的质量比。其实教材中只是给出一般情况,解题时不能生搬硬套现成的结果,应该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真正弄性懂课本中所学的天体质量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才能根据题中的不同情况,做出更为灵活的处理。
19、【命制试题】
物体A、B、C静止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动物体A、B、C,所得的加速度a与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对应的直线甲、乙、丙所示,,其中甲、乙两直线平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
①、μa>μb , μa>μc ②、μa<μb , μa<μc ③、ma=mb 、 mc <ma
④、ma=mb、ma <mc
A、① ④ B、② ④ C、①③ D、②③
【试题立意】
本题涉及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的牛顿第二定律及第四章的平衡条件等知识内容,考查了考生提取图象信息、处理图象信息的能力,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2007年与2008年的“高考大纲”后附的样题(第40题)中都有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试题出现,并且出现了a-F图象。
【详细解析】
分析由二力平衡得,图象横轴截距表示此时拉力等于对应的摩擦力,即有
Fa=μamag
Fb=μbmbg
FC=μcmcg 且有Fa <Fb <FC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即有纵轴截距(F=0)表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
斜率k=1/m.,
易得:ma=mb、ma <mc
μa<μb=μc
因此选择B。
20、【命制试题】
某同学在做“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分别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20分度)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与摆球的直径d,下面各图片中读数正确的是( 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