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八大,是中共领导革命和建设中的三次重要会议。试从会议召开的时机、中心内容方面概括相同之处,并予以说明。这三次会议在指导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历史作用有何异同?并予以说明。    ⑴.都召开于历史重大转折到来之前。七大在抗战胜利前夕;七届二中全会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八大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前夕;    ⑵.都正确地分析、预见了新的历史时期将出现的新情况。七大指出中国将面临两个前途的斗争;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到城市;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将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⑶.都为新的历史阶段及时制定了正确的任务。七大提出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八大提出集中力量解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国家;    ⑷.都具有从理论上探索在新的历史阶段指导革命或建设实践的历史作用,但八大的探索对实践的实际指导作用几乎未能发挥。七大指导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指导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反右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八大的探索难以付诸实践。

10.(1)概括指出20世纪50、60年代中美苏三国的相互关系。

(2)70年代中美苏三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3)根据以上变化,你认为决定国际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1)50年代,斯大林在位时中苏友好,苏联从物力、人力、科技等方面给中国以巨大援助,并积极同中国建交,从而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孤立中国的企图;  赫鲁晓夫上台后,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如苏联撤走在华专家,撕毁几百个协议和合同,还增兵边界,威胁中国安全。 

美国对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敌视态度,并采取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禁运等措施,企图加以扼杀,因而中美对抗,如中国抗美援朝等。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走向争霸,但优势在美国方面,如古巴导弹危机。

(2)70年代:美苏争霸,优势在苏联方面;中苏关系继续恶化;中美建交。

原因:苏联对内压缩消费,扩大积累,加速重工业发展,对外加紧经济掠夺,经济、军事实力增强。美国受危机冲击、侵越战争挫折、欧共体和日本同其争夺世界市场并占居优势等,使经济增长缓慢,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 中国受到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与第三世界国家一起开展反霸斗争。

影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3)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8.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欧关系的主要特点,(3分)并简述中欧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欧洲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②近代中欧关系主要呈现出怎样的特征?(1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欧关系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④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发展与改善,体现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怎样的发展与变化?

①特点:时间早;以间接交往为主;以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主;主要是中国的文化影响了欧洲)或中华文明占主导地位。(3分)  影响:中国丝绸等传人欧洲,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有利于摧毁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的兴起。(2分)

   ②特征: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1分)  影响: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使中国一步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西方科技及政治思想传人中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分)

   ③特征:中国和西欧“冷战”对抗;和东欧加强团结与合作,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2分)

   原因: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分)

   ④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奉行不结盟政策,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持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等等(3分)

5.(1)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有哪些?它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2)简要概括指出,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它们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5分)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试简要地概括说明其主要表现。(6分)

(4)结合相关知识指出,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有哪些?(3分)

(1)背景: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科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影响:为欧洲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或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亚洲国家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的革命斗争。等等(5分)

(2)核心内容及历史地位:《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立议会主权为核心内容,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促使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人权宣言》以否定封建等级制度、摧毁君主专制为核心内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成为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5分)

(3)原则及说明:中央集权原则,如: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分权制衡原则,如: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民主原则,如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6分)

(4)作用:从政治体制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调节和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3分)

3.(1)在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人民性”的思想是什么?

(2)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发展所作的主要贡献。

(3)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党是怎样体现“人民性与民主性”精神的?

(4)我国封建社会中,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5)简述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和法制建设成就。

(1)儒家:孔子倡导“仁”;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2分)道家:老子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庄子鄙视富贵利禄。(2分)

(2)结束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段共和国;颁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

法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大大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

(3)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进行企业的民主改革;建立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国家建立户籍制度,对农民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5)成就:①战国时期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  ②秦朝建立后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③明太祖统治期间,制定了《大明律》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④明末明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0  330420  330428  330434  330438  330444  330446  330450  330456  330458  330464  330470  330474  330476  330480  330486  330488  330494  330498  330500  330504  330506  330510  330512  330514  330515  330516  330518  330519  330520  330522  330524  330528  330530  330534  330536  330540  330546  330548  330554  330558  330560  330564  330570  330576  330578  330584  330588  330590  330596  330600  330606  330614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