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显示蓝色,该溶液的pH_____________7(填“>”、“=”或“<”).若
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示____________色,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会逐渐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红 减小 溶液变为五色.解析:滴加石蕊试液显示蓝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pH>7,若向该五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示红色,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再变为酸性,pH逐渐减小,最后,溶液显酸性,观察到溶液显无色.溶液的pH、溶液的酸碱性、指示剂变色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
pH<7一酸性溶液一石蕊试液变红一酚酞试液不变色;
pH=7-中性溶液一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均不变色;
pH>7-碱性溶液一石蕊试液变蓝一酚酞试液变红.
解答这类问题时,通过溶液的酸碱性,将酸碱度和指示剂的变色情况联系起来.解题中出现的错误,通常是将这三个知识点割裂开,造成“对应错位”.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盐溶液和中性溶液的关系:①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②碱溶液一定呈碱性,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③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中性溶液也不一定是盐溶液.很容易在三组概念之间“划等号”,学习时要特别注意.pH的范围是0-14,但pH=0的酸,pH=14的碱的酸、碱性都不是很强,当然更不是最强.也很容易将中性溶液以及水的pH值当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