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请在右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的。
17.人们可以对物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请将氢气、一氧化碳、氧化镁、二氧化碳、铝和红磷等六种物质分成二组(填化学式),并写出分类依据:
第一组:________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H、C、O、Na四种元素中,选择一种或若干种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格:
⑴金属单质________ ⑵有毒的氧化物________
⑶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⑷家庭厨房中蒸馒头的一种盐________
⑸雪碧等饮料中常含的一种酸________
⑹能支持动物呼吸的一种单质________。
15.将一定量的镁条投入过量的稀盐酸中,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
14.目前,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 2H2↑+O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12.小颖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银)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
⑴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
⑵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A、X>Y>(H)>Z B、X>Y>Ag>Z C、X>Y>Z>Ag D、X>(H)>Y>Z
11.某同学观察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增大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B、向水中加入稀有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比水低
D、蒸发溶剂能析出溶质的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8.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氯化钠固体和汽油 B、冰水 C、碘晶体与酒精 D、油脂和水
9.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