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383  2391  2397  2401  2407  2409  2413  2419  2421  2427  2433  2437  2439  2443  2449  2451  2457  2461  2463  2467  2469  2473  2475  2477  2478  2479  2481  2482  2483  2485  2487  2491  2493  2497  2499  2503  2509  2511  2517  2521  2523  2527  2533  2539  2541  2547  2551  2553  2559  2563  2569  2577  3002 

2007-2008学年度临沂市沂水县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菏泽市成武县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临沂市郯城县上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

2007-2008学年度临沂市郯城县上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滕州城区四校联考七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德州市乐陵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德州乐陵市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8年江苏省启东中学中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临沂市蒙阴三中九年级单元检测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蒙阴三中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

历史试卷

卷Ⅰ(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中共成立

2.中国的近代化起步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共成立

4.对“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这句话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

据西方列强强迫近代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完成5-7题。

5.下列内容中,来自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偿军费白银二亿两
C.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居住

6.通过威逼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7.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对后者带给中国的影响评价准确的是(   )

A.开始使中国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国完全成为殖民地国家

8.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完成9-10题。

9.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之处表述错误的是(   )

A.本质不同   B.时间不同   C.规模不同   D.交战国不同

10.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的本质是 (   )

A.都是英国入侵广东沿海地区开始的

B.都曾威胁清政府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外国侵略者的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D.都是为了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获得侵略权益

11.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下列人物中,因改革而付出生命代价的是(   )

①商鞅②孝文帝③林则徐④谭嗣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以下历史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圆明园在大火中焚烧了三天三夜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④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1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道出了中国近代屡败的本质  

B.没有看到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C.此观点认为中国的现行体制是西方无法比拟的?     

D.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16.五四运动期间,面对苦难的中国,不少人纷纷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救国之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李走参加学生运动,在天安门前示威游行

B.小王加入上海的工人队伍,进行罢工          

C.小刘向《申报》投稿宣传革命思想

D.小吴参加了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沪铁路

17.毛泽东说:“孙中山……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辛亥革命以后,谁要想再做皇帝,就做不成了。”为了推翻清王朝,孙中山所作的努力是(   )

①创办兴中会和同盟会  ②创办黄埔军校  ③倡导三民主义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这首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在于(   )

A.在中国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             B.掀起了农民运动高潮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促成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19.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失败论”,一种是“成功论”。持“成功论”学者的依据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的传播

④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0.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工农运动暂时进入低潮             

B.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C.蒋介石、汪精卫叛变了革命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2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2.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其“新”表现在(   )

A.宣传“尊孔读经”                        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推翻清王朝                         D.宣传民主、科学

23.学习“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帮助我们(   )

A.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B.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理解五四精神

D.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②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③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④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领导

A.①④B.①② C.②③④D.①②③

25.中国近代史上相继成立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中国近现代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两党都有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①发动辛亥革命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组织北伐战争  ④创办黄埔军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③       

卷Ⅱ(非选择题部分)

(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28分,28题10分,计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6分)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4分)

(3)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2分)

27.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某班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4分)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4分)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2分)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2分)

(3)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谁?(2分)如果把“孙中山”图片放入年代尺,可以与哪两个时间点对应并说明理由。(8分)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时间点C与时间点E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4分)

(5)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两个主题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有何感悟?(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