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临沂市郯城县上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表格中。
1.我国科学家发现了许多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其中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下列人类遗址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④半坡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科学家在一处距今约六千年的墓穴里,发现了陶罐,里面有骨制箭头,有猪骨、粟粒、蔬菜种子等残留物,据此推断,它体现了下列哪一文化遗址的特征?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 D.北京人遗址
4.博物馆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吸引了游客,请你判断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A.隶书或小篆 B.甲骨文或金文 C.大篆或小篆 D.隶书或大篆
5.商周时期有很多令世界瞩目的青铜器。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传说、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回答6~10题。
6.“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在这里称颂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位伟人?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帝
7.根据历史传说,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产生的方式基本上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考试选拔
8.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A.禹 汤 武王 B.启 纣 文王 C.禹 汤 文王 D.启 纣 武王
9.孔子的思想主张中对建立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指导意义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兼爱” “非攻”④“为政以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10.秦始皇时,统一了货币、文字,实现整齐划一,秦始皇统一后颁行全国的官方文字是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草书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一个大变革时代。回答11~13题。
11.战国时期的人们,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老农使用铁农具耕作 B.有人使用牛耕地
C.山东、河南等地发生战争 D.中国历史上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12.战国时期,发生在山东境内的著名战役是
A.巨鹿大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3.在公元前4世纪晚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奖赏 B.多生产粮食布帛
C.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奖赏 D.当兵建立军功
图片、文字材料是学习历史的宝贵文库。回答l4~20题。
14.战国时期有一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之,不知饥馑”的景象。该项水利工程的建设者是
A.管仲 B.李冰 C.商鞅 D.伊尹
15.上图是某一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文献材料。据此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孔子的思想 B.春秋争霸 C.商鞅变法 D.陈胜吴广起义
16.考古队发现了秦朝时期的石刻,上面刻有南海郡、桂林郡等一些郡和县的名字。这些发现能够直接证明下列哪一问题?
A.秦朝国家分裂 B.秦朝实行封国制
C.秦朝实行郡县制 D.秦朝爆发农民起义
17.某一历史小组在讨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原因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秦朝的残暴统治是起义的主要原因 B.天气不好,道路泥泞是起义的主要原因
C.秦始皇之死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D.修筑长城、建阿房宫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18.早在战国时期,有人已经关注“保护大自然”,因而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蟹,要按照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持这一主张的是
A.屈原 B.孟子 C.韩非 D.扁鹊
19.“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文中以“壮士”自喻的是
A.大禹 B.管仲 C.陈胜 D.孙膑
20.“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一语出自世界上最早的兵书。这部兵书是
A.《论语》 B.《孙膑兵法》 C.《孙子兵法》 D.《吕氏春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1题16分,22题14分,23题16分,24题14分,共60分)
21.读图回答:
(1)图一中的齐、鲁、卫等国是在哪一时期出现的?(2分)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2分)齐、鲁、卫等国在获得土地和平民的同时,应当担负起哪些义务?(4分)
(2)图二中出现的琅邪(郡)、会稽(郡)、南郡等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它是在何时出现的? (2分)这表明当时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
(3)图二中的“大泽乡”在当朝统治后期曾经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是在哪一年发生的(2分)?这次起义在当时具有怎样的重要历史地位(2分)?
(1)图中的A、B、C、D分别是战国七雄中的哪几个国家?(4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主要有哪些?(3分)
(3)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________。(填图中的相应字母)(2分)该国的富强是通过哪一位改革家实现的?(1分)这位改革家通过了哪些措施使该国走向富强?(4分)
2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治国思想和理论。据此回答:
(1)请你仿照提示,填写下列表格的空白处(每空l分,共6分)
派别
代表人物
基本 主 张
道家
老子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墨家
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仁政”治国
主张“无为而治”
(2)下图A、B两位人物是我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帝王,他们分别是谁?他们都对“百家争鸣”中哪 一派别谁提出的什么思想进行了运用和实践? (5分)
(3)B人物为巩固统治还大力推崇哪一派别?为此他实行了哪些措施?(5分)
24.读图回答
(1)图一展示的是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示意图,这一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其主要功能是什么?(2分)主要为哪一地区造福人类?(2分)
(2)图二中展示的是什么?(2分)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分)
(3)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我国战国、秦朝使用的货币进行了研究,他们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请你帮他们写出来。(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