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20  2428  2434  2438  2444  2446  2450  2456  2458  2464  2470  2474  2476  2480  2486  2488  2494  2498  2500  2504  2506  2510  2512  2514  2515  2516  2518  2519  2520  2522  2524  2528  2530  2534  2536  2540  2546  2548  2554  2558  2560  2564  2570  2576  2578  2584  2588  2590  2596  2600  2606  2614  3002 

2009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淄博市周村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

2009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历史部分

试题详情

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考试

历史试卷

试题详情

2009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淄博市高青第二学期初一期中阶段性检测

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试题详情

2009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试题详情

       2009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16.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17.卢汉同学写出的下列历史关联,错误的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祖冲之――《九章算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宋应星――《天工开物》

18.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下图所示《玄秘塔碑》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如鉴定结果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A.东晋王羲之                                                B.唐朝颜真卿

C.唐朝柳公权                                                 D.北宋黄庭坚

19.下列内容中,属于戊戌变法法令的是

①改革政府机构  ②改革土地制度  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④建立民主共和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依据相关历史知识,从下面三幅历史图片中不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都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B.都是近代实业家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都是轻工企业,发展道路非常艰难曲折

D.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利用火车、轮船运输

21.文化大革命后,为健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工作,最早颁布的法律是 

A.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环境保护法》

22.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论断出自他 

A.“十二大“报告                                                   B.视察上海的讲话

C.“十三大“报告                                                   D.视察南方的讲话

23.凭着“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这一信念,在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的情况下,他带领他的团队,经过六年的潜心研究,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他是 

A.钱学森                          B.杨振宁                   C.王淦昌                   D.邓稼先

24.下图中站立的人物说:“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他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废除农奴制度,加快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打败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D.实行改革,使国家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25.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的正确顺序应是 

①日军偷袭珍珠港  ②诺曼底登陆  ③雅尔塔会议  ④《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⑤苏联对日宣战    ⑥德国投降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④③⑥

26.复习“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时,李航同学归纳出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原因的相同点,其中错误的是 

A.都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B.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C.都利用了美国的扶持                                        D.都推行了非军事化政策

27.下图为《非洲独立进程示意图》,A、B、C、D四国中其独立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统治瓦解的是

34.(12分)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一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3分)

(2)图二所示克伦威尔在战场上率领的部队是_________军队。这场战争结束后,该国经过反复斗争,于1689年通过了《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图三所示人物是__________。在他领导下,大陆会议于1776年7月发表了《          》,宣告他的国家的诞生。

图四所示事件发生于__________年,它掀起该国大革命序幕。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颁布了《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分)

(3)假如你经历了与图2、3、4所示有关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你可以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中的一员,用你最喜欢的文体(如说明文、记叙文、杂文、诗歌、历史短剧等)表达对这次革命的认识。(6分)

材料阅析

35.(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在思想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出版《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新青年》),标志着一场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早期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大力宣传民主,反对专制;宣传科学,反对迷信;宣传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宣传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希望。1918年,李大钊连续发表文章,讴歌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猛烈地冲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思想,是一次中国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思想文化革命;……还激发了人们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并为五四运动作好了思想准备。但……,而且对东西方文化还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偏向,产生了不良影响。

(1)从历史学习角度出发,上述材料从哪些方面概述了新文化运动这一历史事件?除陈独秀、李大钊外,另举出至少两位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4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对儒家思想持什么态度?其目的是什么?(3分)

(3)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新文化运动仅仅是近代化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请你围绕“近代化的起步”这一学习主题,另设计一个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2分)

问题探究:

36.(15分)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格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格局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昕同学设计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结构示意图。老师发现有三处错误,请你在图上标出并在旁边空白处改正。(3分)

(2)对中国能够成为多强队伍中的一员起决定作用的会议是中共何年召开的哪次会议?概括中国成为多强之一的主要原因。(5分)

(3)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结合现实,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6分)

(4)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启迪今天。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你认为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1分)

37.(6分)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我们收回澳门;2008年12月15日,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回答:

(1)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反映了海内外中华儿女怎样的共同心愿?“三通”的实现表明我们党和政府制定的哪一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4分)

(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2分)

38.(6分)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到2007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回答:

(1)归结起来,30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30年来我们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2分)

(3)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这场危机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始终把什么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2分)

试题详情

2009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试题详情

2008-2009学年度淄博市周村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