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300  2308  2314  2318  2324  2326  2330  2336  2338  2344  2350  2354  2356  2360  2366  2368  2374  2378  2380  2384  2386  2390  2392  2394  2395  2396  2398  2399  2400  2402  2404  2408  2410  2414  2416  2420  2426  2428  2434  2438  2440  2444  2450  2456  2458  2464  2468  2470  2476  2480  2486  2494  3002 

博山区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四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临淄区末考试

初四历史试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卷面分 5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五莲县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历史

(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下列相应的空格内)

1.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的目的是

A.为侵略战争做准备           B.牟取巨额利润 

C.造成中国的内乱             D.满足清朝统治者的需求

2.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是

A.英法联军       B.俄国侵略军       C.日本侵略军   D.美国侵略军

3.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军队人数少     B.战术失误         C.武器落后     D.制度腐败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此诗反映的是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

5.1902年,中国居民李某有四个儿子,与之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B.老二在北京外交部门工作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D.老四居住在上海码头当搬运工

6.在下面侵华战争中,侵略者哪次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鲁迅先生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首先开始了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8.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事企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改革政治制度

9.谭嗣同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其中“无力回天”的根本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措施存在很大问题        B.光绪帝收回变法法令

C.戊戌变法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D.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10.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没有涉及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C.建立民国政府   D.改革土地制度

11.有人说辛亥革命最终是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B.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D.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12.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和斗争目标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和约” D.“民主”与“科学”

13.从中共“一大”的召开看,中共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4. 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B.北伐战争的胜利 

C. 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5.北伐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B.北上抗日

C.推翻北方的资产阶级政权      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16.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中担任了    

 A.总理       B.校长      C.政治部主任     D.党代表

17.成为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西安事变

18. “无论日本军队在东北如何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这一命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伪满洲国成立     B.东北沦陷     C.上海沦陷      D.华北自治

19.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对蒋介石采取支持态度      D.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20.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四渡赤水    B.吴起镇会师   C.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      D.飞夺泸定桥后

21.1947年夏,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中原,其战略意义在于        

A.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D.为解放南京武汉准备了条件

22.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3.对于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评价正确的是

A.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        B.持续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C.重工业发展尤其迅速              D.昙花一现,只是暂时的

24.废除科举制的重要影响是       

A.标志着旧式教育体制的终结           B.促使社会上出现了新式学堂   

C.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开始      D.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25.有人对19世纪末中国的社会生活情况进行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只要有钱,就可以到上海坐火车和轮船

B. 在北京的济南人如果有急事,可以发电报回家   

C.在农村有时可以看看电影娱乐一下

D.人们了解社会新闻的主要工具是报纸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

七年级历史

              (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下列相应的空格内)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生活在现在的

A.北京市          B.云南省        C.广西省         D.陕西省

2.下列各项属于北京人的是

①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②使用天然火   ③过着定居生活  ④过着群居生活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3.最早种植水稻的应该是哪里的原始居民?

A.北京周口店    B.西安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4.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尧帝         B.黄帝           C.舜帝          D.炎帝

5.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

A.商朝        B.周朝              C.夏朝    D.秦朝工

6.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进行扩张的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始皇

7.以下不是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按军功授爵

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西周       B.夏朝       C.春秋       D.商朝

9.《论语》是  

  A.孔子写的一部历史书        B.记载孟子言论的书

C.记载孔子言论的书          D.记载老子言论的书

1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A.实现了“大一统”   B.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C.国家尚未建立   D.社会生产力落后

11.陈胜吴广起义属于

   A.奴隶起义                 B.农民起义        

C.“国人暴动”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12.单于是古代哪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匈奴      B.大月氏          C.鲜卑           D.羌族

13.西域主要指的是今天的

A.陕西      B.新疆         C.内蒙古          D.西藏

14.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西亚        B.河西走廊         C. 敦煌          D.长安

15.张仲景主要是一位

A.天文学家          B.数学家     C.书法家    D.医学家

16.四川的青城山是                                   

 A.佛教的圣地     B.儒学的圣地     C.道教的圣地     D.天主教的圣地

17.《史记》是一部

A.编年体通史     B.纪传体通史     C.农书    D.科技著作

18. 三国时期,在江东割据一方的是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袁绍

19.220年,以洛阳为都城建立的政权是

  A.蜀国          B.吴国             C.东汉      D.魏国

20.东汉末年开始,北方人大量南迁的主要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动荡局面            B.增加了江南的人口压力

C.有利于江南经济的进步            D.有利于民族融合

21.建立北魏政权的是 

A.羯族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

22.北魏将都城从平城前往洛阳,其主要目的不包括     

A.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B.便于江南经济的开发

C.便于学习汉族文化            D.便于接受汉族文化

23.官渡之战与淝水之战的相同点是

A.都是少数民族之间的战役       B.都是汉族军阀之间的战役  

C.都发生在江南                 D.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24.“天下第一行书”的作者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诸葛亮

25.云冈石窟中最为著名的是        

A.书法艺术          B. 绘画艺术   C.雕塑艺术          D.戏剧艺术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邹城市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本卷共4页,五个大题,分值5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

试题详情

2006年莱芜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规定的位置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30

分;共50分。与政治同场考试,两科考试时间共90分钟。

    3.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Ⅱ卷卷首答案栏内,填在其他位置不得分。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第Ⅰ卷和第Ⅱ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烟台市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烟台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一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烟台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历史试题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