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命题轨迹 预测09命题热点

 

近年的高考试卷体现了“立足教材、考查能力、稳定创新”的特点。只有研读近三年的高考化学试题,追寻高考命题的轨迹,捕捉高考命题的规律,洞察高考命题的信息,才能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

一、2009一模后阶段建议

依托课本夯实基础,搞清概念贯通原理;  具体分析试题考点, 明释详解知识要点,

传递最新高考信息,系统归纳试题类型,   追寻高考命题轨迹, 预测高考命题趋势。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微软用户1] 

二、选择题命题轨迹及复习重点:

1.考查的重点内容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基础知识,尽可能的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详情

2.注重在几个知识点的结合上进行考查。

试题详情

3.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理解和简单应用的考查。

涉及的重点内容有:

(1)热化学方程式;

(2)化学键、极性键和分子的极性;(原子共平面)

(3)环境保护;

(4)同位素概念、原子的组成及表示方法;

(5)阿伏加德罗常数以及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简单计算;

(6)简单计算确定元素化合价、分子式;

(7)物质的除杂;

(8)质量守恒定律及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比;

(9)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10)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序)

(11)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12) 有关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3)强弱电解质溶液的pH及溶液pH的简单计算;

(14)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5)氧化还原反应及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16)电化学知识;

(17)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反应;

(18)气体的制取;(物质的鉴别或检验)

(19)实验操作及事故处理;

(20)由官能团推断物质的性质、有机物的鉴别;(由官能团推断物质的性质)

 (21) 同分异构体;

 (22)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3) 胶体;

 (24) 氢键等。

(二)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考查思维能力。

试题详情

1.注重简单计算及推理,不涉及繁琐的计算。

试题详情

2.不过分追求解题技巧,只有少量“巧解”题,考查思维的敏捷性。

(三)通过信息迁移题考查自学和思维能力。

用所学基础知识或基本原理解答生产、生活及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即理科STS情境题,这类题的特点是背景所承载的知识是学生已学的,所以这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简单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思维的灵活性。

(四)联系实际,强调化学知识的应用。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命题的方向之一

(五)注重传统题的推陈出新,“常见题”或称“精品题”仍会占一定的比例。

试题详情

文本框:  【原创1】以下是某学生利用集气瓶、导管、稀硫酸、四氯化碳一起设计的一套能“防止倒吸”,并能吸收氨气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稀硫酸

B.b为四氯化碳

C.若吸收后的溶液中溶质为单一物质时,则不一定显酸性。

D.该吸收过程,表现了硫酸的酸性

【解析】稀硫酸极易和氨气结合,若直接接触容易发生倒吸现象,而题目中说能防止倒吸并能吸收氨气装置,因此可以知道a为稀硫酸,b为四氯化碳,该吸收过程,表现了硫酸的酸性。若吸收后溶质为单一物质时,可以推测为硫酸铵或硫酸氢铵,则一定显酸性。

【答案】C

【原创2】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下:

试题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A.S(s,单斜) = S(s,正交) ; △H = +0.33kJ?mol -1

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试题详情

D.①式表示断裂l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kJ

试题详情

【解析】①―②得:S(s,单斜) = S(s,正交);△H= -0.33kJ?mol -1。可知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时要放出热量,正交硫的能量要低,较稳定。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应该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要低。①式表示断裂lmol S和1mol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kJ.

【答案】B

试题详情

【原创3】可逆反应2A(g)+B(g)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像错误的(   )

试题详情

【解析】根据题中数据信息,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又因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所以P2>P1。根据先拐先平,以及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A图像正确;根据恒温恒压线,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小,增大压强,C的百分含量增大,B图像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VV都增大,V>V;图像C正确;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VV都增大,V>V,图像D错误,选D。

【答案】D

试题详情

【原创4】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小于l30。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46.66%,其余为氧,则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碳氧双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试题详情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知识。100×53.33%÷16==3.33  130×53.33%÷16==4.33,所以分子中含有4个O原子,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4÷53.33%=120,计算碳氢原子个数(120-16×4)÷12=4……8,所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4H84.根据分子不饱和程度知道,分子中最多含有一个不饱和键,所以最多含有一个碳氧双键。

【答案】A

题型一  元素推断

在高考题中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确定“指定几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形式,该类题一般是给出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或性质特征,判断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形式。解此类题的方法思路是:定元素(熟练掌握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或相关的等电子阴阳简单离子,一般出现较多的元素碳、氢、氧、氮、钠、镁、铝,其次是硅、磷、氟、氯、硫、钙),推价态(注意变价、无正价、无负价的特殊元素),想可能(联想中学化学中最常见最典型的物质及化学反应),得化学式(注意化学符号书写的规范);另一类是由“位构性”关系或元素化合物性质推断元素,解该类题的方法思路是:抓住有效的突破口,要灵活运用分析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快速准确解答,而且答题时要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

利用元素周期表解答元素推断题:最原始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把短周期的元素写在稿子上去核对。重点掌握3种类型:文字推理型、表格型、实验装置兼表格推理综合型。

【原创5】现有E、F、H、I、G、K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主族元素,且分属四个不同周期,E、G同主族,F、H、I为同周期相邻的三种元素,其中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是所有元素中最多的,I、G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K与F形成的离子化合物Q与E和I形成的常见共价化合物R之间的反应是实验室常见的可燃气体制备原理。(题中的字母只代表元素代号,与实际元素符号无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E~K六种元素原子,原子半径第三大的是            (填对应的元素符号,下同)。

(2)E与H两种元素组成一种阳离子,该离子的结构式为                  

(3)I、G两种元素组成含有两种化学键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试题详情

三、非选择题命题轨迹及复习重点

(4)下图为常温下向25mL 0.1 mol?L-1 由E、I、G组成的化合物W溶液中逐滴滴加0.2 mol?L-1E、F、I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一元酸Z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

试题详情

①上图能确定Z为       (“强”或“弱”)酸,理由是                                     

②B点溶液呈中性,有人据此认为,在B点时W与Z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选填“是”或“否”)。若不正确,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AB区间还是BD区间内?        区间(若正确,此问不答)。

(5)写出Q与R之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解析】首先根据题给信息推断元素。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是所有元素中最多的,F为碳元素,F、H、I为同周期相邻的三种元素,依次为碳、氮、氧。E、G同主族,I、G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E为氢,G为钠,K与F形成离子化合物Q,与碳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为钙,离子化合物为碳化钙(Q),与水(R)反应生成乙炔。

六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关系:Ca>Na>C>N>O>H,第三大为碳元素(回答元素符号),E与H组成阳离子NH4+(回答结构式),I、G组成含有两种化学键的化合物Na2O2(回答电子式),Q与R反应制备乙炔(回答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E、I、G组成NaOH与E、F、I组成的一元酸Z中和,若Z为强酸,恰好反应(pH=7)时,消耗酸体积应该为12.5mL,而题中反应至中性时消耗Z的体积为13mL,所以生成强碱弱酸盐。二者恰好反应的点位于AB区间。

试题详情

【答案】(1)C  (2)  (3)

试题详情

(4)①弱;若Z为强酸则在pH=7是刚好完全反应,体积消耗Z溶液12.5mL,而现在是13ml,说明生成的强碱弱酸盐。 ②否   AB (5)CaC2+2H2O →C2H2↑+Ca(OH)2 

【原创6】(15分)有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之间可以同时相互形成A2B2型、AB型、A2型、A22型等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

(1)当A2型微粒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时:

①写出上述A22型微粒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四种元素原子按5:1:1:3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与足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当A2型微粒为最活泼的单质时:

①1mol A2B2型化合物分解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②任写出一种具有相同电子的其他非极性分子的有机物化学式__________

③比较Z与W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与水溶液的酸性。沸点________________酸性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参考2007年全国Ⅱ卷26题和2009年考试大纲,创造设计的。本题的元素推断以电子数为特征,重点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学科内综合的载体,落实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计算。以“A2”型分子为突破口。常见的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A2型分子有5种:H2、N2、O2、F2、Cl2然后进行变换推导。如果当A2型微粒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时,可假设电子数为14,那么A2型分子为N2,AB型分子为CO,A2B2型分子为C2H2(电子数N相当于CH),因为制备乙炔的离子化合物碳化钙中存在C22离子也是14电子,所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依次为H、C、N、O。若为16电子,找不到A2B2微粒。当A2型微粒为最活泼的单质时,那么A2型分子为F2,则这些微粒的电子数为18,A2B2型分子为H2O2(电子数F相当于OH),O22也是含有18电子,AB型分子为HCl,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依次为H、O、F、Cl。

试题详情

【答案】(1)   NH4++HCO3+2OH=NH3?H2O+CO32+H2O

(2)1mol(3分) ;  C2H6 (3分)  ;沸点:HF>HCl   酸性HCl>HF

题型二  无机框图推断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强调学科内综合,命题时可能会结合概念理论、有机、实验、计算等内容进行综合设计和设问;答题时强调化学用语的正确表达,如元素符号、物质名称、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命题可能会适当体现试题的开放性和发散性,同样的信息答案却不唯一,从而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09预测:

热点重点落实:

试题详情

1.化学工业(石灰工业、玻璃工业、氯碱工业、电镀工业、合成氨工业生产、硫酸工业、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及其用途;

试题详情

2.10电子、16电子和18电子的微粒之间的转化关系;

试题详情

3.围绕水开发试题:碱金属(Na、k)、碱土金属(Ca)等与水反应,碱金属(Na、k)、碱土金属(Ca)的过氧化物与水反应,卤素与水的反应(特别注意F2的特殊性),NO2与水反应,电石与水反应,铁与水蒸汽反应,碳与水蒸气反应等;

试题详情

4.铝热反应的原理、引发操作、应用;

试题详情

5.漂白粉的制备、漂白原理、失效原理;

试题详情

6.乙炔的应用:焊接和切割金属。

试题详情

【原创6】 (15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A、D、E、F、H为常见单质,其余为化合物,且单质E和单质F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淡黄色的固体,B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周期    

(2)以上7个化学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用编号①→⑦填写)

(3)写出反应①是                                                           

(4)写出引发反应④的实验操作                                     

写出该反应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5)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5)写出用A与H作电极材料插入G溶液闭合电路后的正极反应式是                         

【解析】此题明显的突破口单质E和单质F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淡黄色的固体,马上知道是Na202,说明E、F一定为Na 和02。结合反应②条件是高温,马上就推出,E是02,F是Na(Na活泼不需要高温)。结合由B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推出B为是水,D为H2,G为NaOH。反应⑤与NaOH反应产生氢气的单质中学阶段只有Al和Si,结合⑥电解推出H为Al,J为Al2O3由反应②高温条件下产生氢气体的单质有Fe和C,结合反④高温条件得到Al2O3,那只有A是Fe。验证反应⑦符合条件。写出用Fe与Al作电极材料插入电解溶液NaOH ,总方程式是:2NaOH+2Al+2H2O =2NaAlO2+3H2↑,总方程式减去负极反应式2Al+8OH-6e=2AlO2+4H2O即为正极反应式:6H2O+6e=6OH+3H2↑。

【答案】(1) 四  Ⅷ(2分)  

(2) ⑦(2分)

试题详情

(3) 3Fe+4H2O(g)  Fe3O4+4H2 (3分)

(4) 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2分),

焊接钢轨(制高熔点金属)(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

(5) 2H2O+2e=2OH+H2↑(3分)

【原创7】(14分)已知A是一种含两种元素组成的液态有机溶剂,N带有磁性,B、F、L、O、P是中学化学常见单质, B、D、F、J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是M(D)=2M(B)=2M(F),A和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常温常压)保持不变,I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反应①②③均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

试题详情

⑴A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工业上叫______________

⑶高温下反应⑤⑥互为可逆反应,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在加热条件下单质F与单质L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完成反应④,并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绘出实验装置图。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解析】NaCl溶液涉及的工业生产为侯氏制碱,G为NaHCO3,H为Na2CO3,I为NH4Cl。A是一种含两种元素组成的液态有机溶剂,A和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常温常压)保持不变,A为CS2,B为氧气,反应CS2+3O2=CO2+2SO2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C为CO2,D为SO2,式量关系M(SO2)=2M(O2)=2M(s )符合题意,SO2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M为硫酸,L为单质,反应生成蓝色溶液,L为铜,在加热条件下铜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反应⑤⑥互为可逆反应,且属于置换反应,K为水,O不可能为氧气只能为氢气,涉及可逆置换反应为3Fe+4H2O(g)Fe3O4+4H2。图为铜和硫酸反应制H2不能自发完成,故反应只有通过电解才可能完成。铜作阳极,硫酸为电解质溶液。

【答案】⑴CS2(2分)

⑵ NaCl+CO2+H2O+NH3   NaHCO3↓+NH4Cl(2分)  联合制碱法或侯氏制碱法(1分)

试题详情

⑶ 3Fe+4H2O(g) Fe3O4+4H2 (2分)

试题详情

⑷2Cu+SCu2S(2分)

试题详情

(5)(3分)

【方法规律总结】框图题:二卷中有元素化合物的推断题(或称框图题),其中涉及的物质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基本上都是教材里有的,所以考生在应试准备中,要将教材中的方程式灵活而有目的地理解,如从方程式的条件、物质状态、反应方程式的形式(即一种生成两种或三种)、与常见物质的反应、与水的反应等进行归类。在思考框图题时,先去想教材是否有该反应(按教材的顺序或周期表的族序数),若没有就是题中是否给信息,按照题中信息去分析解答。

近年来高考化学无机综合题:

1)从题型上看,主要包括几种类型:简答题、信息给予题、框图推断题、化学计算推理题。

2)从试题内容上看,以学科内综合为主,突出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

3)从构思设计题目技巧上看,题目分值不大。

题型三  实验――09年命题的重点物质的制备、实验操作与性质的探究

探究性实验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思维的开拓性,故此种题型将是命题者的首选。它以考查综合实验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具有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能正确地描述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评价以及实验创新。同时对实验中的定量问题能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讨论。教材中基本实验的拓展、提升将是命题的核心内容。

  实验题:需要从教材出发,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中的实验原理、仪器用途、仪器操作、注意事项等,就是目前化学命题意图的基石。应从不同角度出发,把每道题当做新题来理解命题意图。

【原创8】(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MnO2和NaCl,通过              (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

(2)某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浓硫酸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先需要你帮该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既要完成(3)、(4)的实验,又要探究有氧气产生的实验。仪器连接顺序为a→(  )→(  )→d→e→(  )→(   )→(  )→( )→l,证明有氧气的操作是                    ,写出浓硫酸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 实验中可观察到③的锥形瓶里溶液的颜色变化                                                          

(4)取出④中的集气瓶进行氯气与铜的反应实验,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有同学提出应该在集气瓶底先放少量的水或细沙,你认为是否一定要放                             ;理由是             。

试题详情

【解析】本题是参照2009年考试大纲,对09年出题方式的一次探索,是落实课本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创新设计。教材中给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可以制备氯气,浓盐酸可以用固体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代替。结合新的信息发现,三者混合发生反应Mn02+2NaCl+2H2SO4(浓)Na2SO4+MnSO4+Cl2↑+2H20。为了完成实验(3)、(4),仪器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氯气与石蕊作用――干燥――收集氯气(与铜反应)――尾气吸收(继续做试验证明氧气)。氯气通入石蕊先变红后褪色,如果继续通氯气,则溶液变为黄绿色。氯气与铜反应生成棕黄色烟,不生成固体熔融物,不用铺细沙。信息给出浓硫酸能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反应方程式可根据电子守恒写出:2Mn02+2H2SO4(浓)2MnSO4+O2↑+2H20。

【答案】(1)分液漏斗(2分)

 (2)a→c→b→d→e→i→h→g→f→l;(3分,有错就不给分)

在m处,用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复燃,若能,说明有氧气生成。(2分)

试题详情

2Mn02+2H2SO4(浓)2MnSO4+O2↑+2H20(3分)

(3)紫色→红色→无色→黄绿(2分)

(4)用坩埚钳夹住一束细铜丝,灼热(1分);不需要(或不一定)(1分);实验中生成的是烟而不是温度较高的固体熔融物,不会使瓶底炸裂。(1分)

【原创9】(14分)某学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消毒液次氯酸钠(NaClO)的制备与性质等进行了探究。

甲同学:为制备消毒液,探究并制作了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NaClO溶液)发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试题详情

【解析】电解NaCl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因为水解显碱性。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如果接触到空气中CO2,就会生成HClO,HClO分解就会使消毒液失效。将碳钢铁钉浸在次氯酸钠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其中铁为负极,碳为正极。铁失电子,因为次氯酸根离子的强氧化性,次氯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Cl

【答案】 甲:负(1分)Cl2+2OH===Cl+ClO+H2O(2分)

试题详情

乙:I.(1)ClO+H2OHClO+OH (2分)

试题详情

(2)A、D(2分)2NaClO+CO2+H2O=Na2CO3+2HClO(2分)  2HClO2HCl+O2↑(2分)

  III.(1)钢钉表面有红褐色物质生成(2分)

(2)ClO+2e+H2O=Cl+2OH(2分)

题型四  有机推断

以考查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为主,有机合成将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命题时适当给出新的信息,以考查学生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时,将结合实验、计算等内容,考查有机分子式的推断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结构简式的书写以及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等。命题时多以框图的形式呈现,信息和问题交织在一起,环环相扣,解题时需有较强的推理能力。

有机化学考查题型

1提供(多官能团)有机物结构,推测有机物性质(A类)

试题详情

2.依据性质推测有机物结构 有机物框图推断题、有机化学文字表述推断题(B类)

试题详情

3.有机实验(C类题)

试题详情

4.合成方案设计(D类题)

试题详情

5.有机计算(E类题)

09预测:题型仍以A、B类为主(继承),C、E类题应引起关注(创新,稳中求变),D类题作为大题出现的可能性不大。2006年全国卷I 29题的命题方式应引起重视。

【原创10】 (15分)已知:G是一种常用的药用有机物,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试题详情

①有机物A和C都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且取代基处于邻位

试题详情

②有机物G只含碳、氢、氧元素且式量小于200,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56%。

请回答:

(1)写出A、C、K的结构简式A________C________K__________

(2)反应①~⑨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F的常见同分异构体与F在浓硫酸条件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G在加热条件下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⑥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9.(1)(3分,每个1分)

(2)①⑧⑨(3分)

试题详情

(3)CH3COOH+H0CH2CHOCH3COOCH2CHO+H2O(3分)

试题详情

(4)(3分)

试题详情

(5)CH3CH2OHCH2=CH2↑+H2O↑(3分,条件不写给1分)

试题详情

【解析】根据已知数据,有机物G中含有氧原子200×35.56%÷16=4.45,所以有机物含有4个氧原子,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6÷35.56%=180,(180-64)/12=9……8,所以G的化学式为C9H8O4。根据反应条件G含有酯基。图示中浓硫酸加热170℃是一个特征条件,为乙醇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所以H为乙醇,I为乙烯,D为乙炔,E为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F),两个乙酸分子失去1分子水生成乙酸酐,与乙酸酐发生酯化反应增加2个碳原子,所以A含有7个碳原子,因为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羟基,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A为甲基苯酚,根据取代基位置,A的结构简式为,B为,C为,由此推导出G的结构简式为。F为乙酸,它的常见同分异构体有甲酸甲酯和羟基乙醛,其中能与F反应的是羟基乙醛,二者发生酯化反应。

【原创11】(15分)已知有机物A~I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试题详情

①A与D、B与E、I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加热条件下新制Cu(OH)2悬浊液分别加入到有机物I、F中,I中无明显现象,F中变砖红色。

③C的最简式与乙炔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④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2)H的结构简式为                    

(3)反应①~⑨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 F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试题详情

28.(1)碳碳双键(1分)

试题详情

(2)(2分)

(3)①⑥⑨(3分)

试题详情

(4)(3分)

试题详情

(5)(3分)

(6)6种(3分)

试题详情

【解析】C是本题的突破口,根据C的最简式及相对分子质量,可推出C的分子式为C8H8。由于C可通过消去反应生成,所以C中含有不饱和键,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可知B、C等分子中都含有苯环,推得C为

试题详情

根据图中转化关系,A为卤代烃,结合E能发生连续氧化反应,E为伯醇。D为A、D为同分异构体,且A能发生消去反应,则A为。依次可推出B为,E为,F为,G为,H为 ,I为

试题详情

通过A与D、B与E、I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并由题中信息②可进一步验证。要求写G的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两个取代基可以是―CH3和―COOH,―CH3中2种,2个取代基各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共6种同分异构体。

试题详情

【原创12】已知有机物A分子中含有苯环且只有一个侧链。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M不超过200,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7%,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与之有关的有机物转化关系如下:(注意:部分反应产物省略)

试题详情

(1)有机物A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2)有机物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有机物A~F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4)有机物A~F中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试题详情

(5)16.2g有机物BCD组成的混合物完全燃烧,得到的CO2通入3mol/LNaOH溶液中得到的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

(6)写出A+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答案】(1)羧基、羟基 C10H12O3(2)(3)BCD、EF(4)AC(5)NaHCO3和Na2CO3

试题详情

(6)或者

试题详情

【解析】本题以式量差18和36也就是脱水反应为主体设计,A物质为反应的焦点,需要注意的是浓硫酸加热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也可以发生醇的消去反应,A与B、D均能发生酯化反应,所以B、D类别相同,所以①③为消去反应,A分子有两种消去方式,B、D为不饱和羧酸,A中既含有羟基也含有羧基,至少3个氧原子。200×26.7%÷16=3.34,分子中一定含有3个氧原子,即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M=3×16÷26.7%=180,180-17-45=118,残基118÷12=9……10,所以A的分子式为C10H12O3.根据组成判断,分子中含有苯环,因为两种消去方式,所以羟基位于侧链中间碳原子上,结构简式。C为A分子内酯化反应的产物。由于都是脱去一分子水,B、C、D互为同分异构体。B、D含有不饱和键,所以E、F也含有不饱和键,A、C不能使溴水退色。因为B、D无法确定,所以(6)小问有两种可能。

题型五关注工业流程――环境保护与化工生产

从2008年高中课改实验四省区(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回族自治区)及上海市的化学高考试题来看,大部分试题都与生产、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如反映“化学与技术”的“工艺流程题”在四省区及上海市的高考化学试题体现充分,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生产、生活中鲜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生产中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用框图形式给出工业生产流程,让考生面对自己观察框图,获取所需信息解决问题,这类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试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吸收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分析能力。

预测:工艺流程问题,越来越时尚题型,一般有三大工艺流程:其一,化工生产工艺流程;

其二,物质提取工艺流程;其三,水处理工艺流程。 

【原创13】为了回收利用SO2,研究人员研制了利用低品位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吸收高温焙烧含硫废渣产生的SO2废气,制备硫酸锰晶体的生产流程,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试题详情

       已知,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等其他金属离子。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2

试题详情

7.6

试题详情

9.7

Fe3

试题详情

2.7

试题详情

3.7

Al3

试题详情

3.8

试题详情

4.7

Mn2

试题详情

8.3

试题详情

9.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出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石灰浆,用于调节pH,pH应调节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渣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组试剂中,能准确测定尾气中SO2含量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 NaOH溶液、酚酞试液                           b. 稀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

       c. 碘水、淀粉溶液                                   d. 氨水、酚酞试液

试题详情

(6)已知废气中SO2浓度为8.4 g/m3,软锰矿浆对SO2的吸收率可达90%,则处理1000 m3废气,可得到硫酸锰晶体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O2+MnO2=MnSO4    (2)2Fe2+MnO2+4H=2Fe3+Mn2+2H2O

试题详情

(3)4.7~8.3  (4)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硫酸钙  (5)b、c  (6)19.96 kg

最后阶段复习要结合考试大纲全面系统地梳理化学基本知识,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重视生活中化学常识,理解原理,学会分析,注重表达。建议如下:

试题详情

四、复习建议:梳理知识 强化训练

     1.抓两“本”。第一“本”是以课本为本,即回归教材,回归基础。注重教材内容的开发、迁移,如: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以及每章节的讨论等,多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更好的办法么?”,达到“一个理解五个会”,即理解实验目的与实验步骤间的联系,会使用仪器,会控制条件,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会简单设计,从而有意识地进行装置的拆分与重组。第二“本”是以培养解题思维能力为本。复习过程中做题的量要适度,但选题要注意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思考性,弄清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要善于总结解题的方法和规律。

试题详情

     2.注意查漏补缺。不求“深挖洞”,而重在“广积粮”,知识面要宽,着眼点要高,兼收并蓄。注意从知识的不同理解角度出发、从学科思想方法或解题策略角度出发,针对高考热点、主干知识的重点和自身的薄弱点进行专题复习。

试题详情

3.加强答题规范化训练,提高应试能力。①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强化训练,及时复习巩固。②加强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避免答题语意不清,逻辑混乱,造成失分,力求达到字、词准确,语言通畅,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试题详情

    4.归类收集,超强纠错。建议对已做过的练习、试卷进行归类分析整理,认真总结错题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反思,避免再次错误引起的失分。

 

 [微软用户1]【出处】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大意】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提示】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读书要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助。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试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