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化性
(1)与氢气反应
总结:
结论: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强,就越易与氢气反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也就越稳定。
(2)与金属反应
2Fe+3Cl2
2FeCl3剧烈反应,大量棕褐色的烟。
Cu+Cl2
CuCl2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溶液变绿色;再加水,溶液变蓝绿色。
6Fe+4O2
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Cu+O2
2CuO加热变黑。
Fe+S
FeS剧烈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2Cu+S
Cu2S铜在硫蒸气中燃烧,有红光。
结论:非金属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若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较强(如O2、Cl2、Br2等),则金属被氧化成高价态化合物;若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较弱(如I2、S等),则金属被氧化成低价态化合物。
(3)非金属单质间的反应
通常,非金属单质可以与O2或X2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或卤化物。O2做氧化剂,除X2外的非金属单质均可被直接氧化;X2做氧化剂,许多非金属单质也可被氧化,较熟悉情况为H2、P等。
原则:非金属性强的氧化非金属性弱的。
(4)非金属间的置换
即:元素同周期,右边的置换左边的;元素同主族;上面的置换下面的。
写化学方程式:
①Cl2+Br-(I-)或Br2+I-;O2+H2S;C+SiO2。
②F2+H2O;Cl2+H2S;CH4+O2(不完全燃烧)。
③O2+HI;Br2+H2S;I2+H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