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清时期:以屈辱外交为特征,被动打开国门,逐步半殖民地化,并开始近代外交
①外交机构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清朝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861年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个外交机构。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②与外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及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列强的支持
3.北洋军阀时期:
①]915年,袁世凯为换取日本支持,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②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列强在华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遭列强拒绝,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③五卅运动中,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取消领事裁判权、英日军队从上海永远撤走等条件
④1927年初,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①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妥协退让政策,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等
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与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废除治外法权等特权,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为求的美国援助,使美国在华获得多方面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