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0分)答案要点:
(1)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4分)
(2)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重视农业,防止弃本逐末;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为特殊需要利用商人,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6分)
中国古代文化
(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伍德”。每个朝代在“伍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位的两者应为 A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13)欧阳修上书说:“京城今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祥其语言,不可流布,面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卢中,大于朝廷不变……(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相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D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首魏应为 D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B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15)宋人邢员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C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w_w w. k#s5_
(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2010安徽卷文综11)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A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0年北京卷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D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2010年北京卷文综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开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C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2010年福建卷文综1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D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2010年广东卷文综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C
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010年山东卷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B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D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2010年浙江卷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壁。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 、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

w_w w. k#s5_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010年浙江卷文综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是 B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010年重庆卷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D
A.李煜 B. 李清照 C. 陆游 D. 辛弃疾
(2010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18)古人曰:“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这句话体现的思想主张是 D
A.革新 B.仁爱 C.齐物 D.节用
(2010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24)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 B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C.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010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27)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 C
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
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0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37第(1)、(2)小题)(3分)多元文化的融合为艺术增添了新的活力。
(1)下列体现中西音乐融合的作品是 C
A.古琴曲《流水》
B.交响乐《第九(合唱)交响曲》
C.钢琴协奏曲《黄河》
D.交响诗《芬兰颂》
(2)右图是古希腊雕刻《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和中国宋代宗教造像《侍女像》(山西太原晋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融合了古希腊雕刻崇高与优美的风格
②《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塑造精细,风格轻巧甜美
③《侍女像》表现了宗教造像的世俗化、生活化
④《侍女像》神态略显呆板,形象柔中带刚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0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38)(2分)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历经沧桑,目前该画的一半放在浙江省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在2010年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讲道:“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富春山居图》用笔文静细秀,线条勾勒有致,画风柔美
②宝岛台湾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③“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表达了华夏儿女渴望和平与统一的心声
④《富春山居图》与《清明上河图》都以我国秀美的山水风光为主题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0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39)(1分)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国家一统,民族融合,青白瓷闻名世界,火药出现,其京都为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这一时期应是 D
A.东汉
B. 北宋 C.明朝
D.唐朝
(2010年江苏卷历史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B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2010年上海卷历史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B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2010年上海卷历史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B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010年上海卷历史9)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C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2010年海南卷历史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C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w_w w. k#s5_
(2010年海南卷历史7)“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D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2010年海南卷历史8)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2010安徽卷文综35题第(1)小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8分)
(1)突出特点:实用性、继承性等。主要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2010年北京卷文综40题第(1)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