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唐朝的秘色瓷 唐蕃会盟碑 材料四: 1966年,在韩国庆州佛国寺702年建的一座宝塔里发现这部经卷,经文里有武则天造的字。据考证,此经卷刻印于武则天时期,后传入新罗 (1)材料一的名称是什么?出现在何时何地? (2)材料一、二反映了唐朝哪些史实? (3)请为材料三的图片写一段解说词。(限100字以内) (4)材料四的经卷是用什么方法印制的?经卷下面的文字说明反映了怎样的史实? (5)上面四则材料反映了唐朝的什么特征?
35. “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最根本原因是( ) A. 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 B. 具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D. 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中古史(隋唐)
3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吐蕃名医元丹贡布著有《四部医典》B.唐高宗编订了《唐本草》 C.白居易的《新乐府》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 D.《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创作的
33. “眼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身稻暖,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以此推测该诗人是 ( ) A.屈原 B.陶渊明 C.曹操 D.白居易
32. 与唐朝的诗歌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唐朝国力强盛 B.造纸术的发明 C.社会政治安定 D.科举制的实行
31. 隋唐时期我国科技文化空前发达的原因在于: ( ) 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展 ②.政府推行开明政策、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继承并发扬了历代传统的文化 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 唐太宗说:“昔为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又说:“汉武穷兵三十年,疲弊中国,所就无已,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这表明唐太宗治理少数民族的政策是: ( ) A.和亲 B.治好国家,增强凝聚力 C.册封 D.建立管辖机构
△ .隋唐时期文化发展。回答:
29. 唐太宗说:“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犹如枝叶。”其中的“四夷”及其方位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