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原创)下列图片中,能够促进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是( )
①图1 铁器的发明和使用 ②图2 统治者重视农业
③图3 丝绸之路与中外交往 ④图4 手工工场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1.“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这一记载,最早发生在( )
A.唐朝长安 B.宋朝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10.(原创)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日本、美国、大陆、台湾的学者相继对中国市镇展开了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更有后起的中外学者,专门对市镇经济进行了区域性的宏观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可能有
①隋唐时期,城市里的固定交易场所是“市”
②唐朝后期,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③北宋时期,农村有些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④明清时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在全国蓬勃兴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曾有“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的《杂体五首》中有“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的句子。对比这两句诗,可看出( )
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欧洲地区 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所用
8.(原创)根据张瀚《松窗梦语》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张毅庵,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由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这一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明朝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受到欢迎
C.杭州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杭州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明显
7.下图是商朝铸造的青铜器的照片,这些照片能够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商朝青铜器代表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最高水平
B.商朝青铜器是迄今为止世界出土的最早文物
C.商代青铜器开始用于生产、生活、军事等方面
D.商朝青铜器铸造技术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6.(原创)《周易·复》中指出:“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中国古代把这一政策作为基本国策,长期推行是在( )
A.西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5.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4.(创新)右图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残奥会吉祥物设计方案“福牛乐乐”的灵感来自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我国最早采用牛耕技术是在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原创)春倌说春是民间说唱艺术。历代官府对春倌说春极为重视。在清朝和民国年间,每年立春这一天,州府县衙都要分别举行隆重的送春仪式。具体做法是在城郊先开春倌会,现场说春表演,烧香祭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由府官、县官亲自握犁赶牛,犁地三个来回。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古代官员非常重视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示范作用
B.政府非常重视在立春时节,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C.中国古代历代政府和官员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D.中国民间祭祀的活动多,内容丰富,教育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