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回答14-20题。
14.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物品种增多,后来习称“五谷”都已种植 B.牛耕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
C.青铜铸造业发达,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 D.商周时期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15.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提高 D.各诸侯国为争霸需要注重发展生产
16.能够反映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 )
A.逃亡者“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B.农民广泛使用铁制工具
C.出现初步繁荣的封建城市
D.出现了郡县
17.秦始皇统一中国从经济角度看最大的作用是( )
A.确立了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C.统一了货币
D.统一了度量衡
18.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长城为界区分为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C.自然条件的差异 D.统治政策的差异
19.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环境状况总的趋势是( )
A.环境状况恶化
B.环境状况良好
C.环境破坏缓解 D.环境破坏严重
2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