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A、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
B、希腊的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成为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2)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A、措施--经济:颁布解负令;采取措施发展工商业;
政治:按财产多寡将雅典公民分为4个等级;组成“四百人会议”;设立陪审法庭。
(其中第四等级公民不享有担任政府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B、意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专权,促进了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3)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6年)
A、措施--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组成“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制定“陶片放逐法”。
B、意义--雅典国家最终形成;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4)伯里克利(公元前443-429年)时代的民主政治
A、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B、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在大会中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C、“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轮值主席,执掌最高权力;
D、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由10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
E、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5)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A、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专题纵横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的比较
中国从秦朝以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在古希腊城邦国家和占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是由选举产生的,他们的权力受到元老院之类机构的制约;中国商周时期,大臣是由国君任命的,贵族是由天子分封的,赏罚的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手中。
两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其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两种政体也各有其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但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2.罗马法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贵族垄断着政治经济大权,平民却少地或失地。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A、含义: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
从整体结构上可以分为: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等。
B、起源与发展
①共和国早期,平民不断与贵族斗争,争取自己的权利。但是,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②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颁布于前449年。属于公民法。)
③公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专门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境内公民的法律。)
④万民法(在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⑤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年)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这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专题纵横: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
|
希腊民主 |
罗马法律 |
历史条件 |
古希腊多山多岛、城邦小国寡民、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 |
罗马建立帝国及独裁统治; 罗马奴隶制社会矛盾冲突与发展的产物 |
主要内容 |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机构,保证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方式。 |
罗马法包括《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其中后者由《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组成。 |
历史作用 |
希腊的古代民主政治为辉煌的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极盛提供了条件,也为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 |
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
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的认识 |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城邦政体所形成的民主制度,有利地推动着古希腊经济文化的进步,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而罗马的法律则是构成古罗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核,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受益于古罗马的文明,现在的许多法律制度就来源于罗马法。 |
[思想方法]
[例1](2009年山东文科综合)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提炼单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由文字信息中 “外人”、“自己人”可见贾母强调的是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答案为C。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统一
背景: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经过: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2)皇帝制度
A、由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B、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天下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中央官制
A、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B、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位高权重;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掌管军事。
C、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如廷尉,管理刑狱、司法;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事务。
(4)郡县制
A、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含义:郡: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管理地方事务。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皇帝任命。
C、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标志,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D、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5)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结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B、总结: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专题纵横: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
西周分封制 |
秦朝郡县制 |
实行条件 |
与宗法制相联 |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
传承制度 |
世袭 |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 |
官吏权力 |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
与中央关系 |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
官员职责范围 |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
历史作用 |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建立与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定都于镐京(今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灭亡: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2)分封制
A、内容: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B、评价:起初有利于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国家分裂割据。
(3)宗法制
A、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实质是按宗法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最终以维护王权的稳定。
B、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C、特点: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D、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4)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与神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专题纵横: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
分 封 制 |
宗 法 制 |
|
不同点 |
含义 |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 |
目的 |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
|
特点 |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
|
作用 |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 |
|
关系 |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