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根据日常生活的现象和有关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可逐步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如煤在空气中一般不会自动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没有足够高的温度,因此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有些物质(如石头、砖头、水等)即使在足够高的温度下,且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时,也不会燃烧,这是因为这些物质不具有可燃性;酒精灯的熄灭方式是用灯帽盖灭,那是因为没有了氧气。这样就可以归纳出燃烧的条件了,即物质具有可燃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例题1]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燃烧应具备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⑤燃料),(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通风口),(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①压电陶瓷),故选A。
答案:A
绿色通道:
解答这一问题要从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入手,只要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燃烧就可以发生。
针对训练: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
解析:“火箭”为木船提供了热量,使温度达到了木船的着火点,且与空气接触,满足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木船起火燃烧;部分船只逃脱是由于它们隔离了可燃物;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东风”为木船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故火势更旺。
答案:(1)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 (2)移走可燃物
(3)充足的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