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题。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伫视,望石再拜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门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 乘: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茂先坐论说 B.二十年外书

而世又不能死节者比 望仆不相师

C.未闻 D.望石再拜

较秦之得与战胜而得者 毕礼归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5/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石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

【题目】2017年高考浙江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陌生的光

2陌生的气息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4】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题目】近来时见又一波雾霾汹涌来袭”“京津冀持续受雾霾困扰,以及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部分地区有重度霾等报道,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涉及关于如何治理雾霾,尤其是霾的问题。

霾和雾有所不同。是一种自然天象,古人有薄雾浓云”“雾失楼台之类吟咏,从诗画的角度看,雾柔美、朦胧而神秘。霾就不同了。虽说也是自古就有的一种天象,却全然无此美感,而且随着人为因素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如今已成了一种污染。现代辞书因此释义为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按当下民间流行的通俗说法,就是PM2.5(细颗粒物)严重超标。

霾习惯上也叫阴霾、灰霾或烟霾,这是霾给人的一种很形象的视觉感受:阴沉沉的,灰蒙蒙的,满天烟尘。近来竟与组合成雾霾而频频见诸报端。词典中不见雾霾这个词,只有霾雾(如《后汉书·传》霾雾蔽日)和风霾(如《魏书·崔光传》昨风霾暴兴),此外还有尘霾”“沙霾”“黄霾等。虽然词典中不见雾霾一词的身影,但它却在2013年荣升为年度热词。

从形式上看,热词雾霾是旧词霾雾的倒序,但词义的重心却因此起了变化。霾雾原是夹杂有尘霾的雾,中心词是;雾霾则是像迷雾一样的霾,中心词就成了

并非新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屡见,卜辞有癸卯卜,王占曰,其霾甲辰贞兹雨不霾之类的记载,可见霾很早就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了。前人对霾的认识,从《尔雅》到《康熙字典》乃至20世纪初编成的《中华大字典》,释义几乎是一以贯之的,其中汉刘熙《释名·释天》的释义相对比较全面:风而雨土曰霾。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在这里读为yù,作动词降下讲,意谓大风扬起的尘土从天而下就是霾。因为空中满是尘土,所以刘熙说霾的天象是,天色像物体被蒙上了尘土一样昏暗。《晋书·天文志》说: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见,满天尘土的,与雾不同,可以持续多日,甚至长达一个月。《元史》也有至元六年(1340年)腊月风霾蔽都城数日的记载。

字从结构上说,是从雨貍声。义符是,说明是一种天象无疑。只是为何要叫?表声的是否也有什么特殊含义?

《字汇补·雨部》说:霾,与埋通,瘞(yì,掩埋)也。”“之尘土蔽物,有似掩埋,所以古籍多有借作的,如《楚辞·国殇》中霾两轮兮絷四马是可以互相通用的。现在的读音是lí,是的异体字,指一种野猫。原来的读音为mái。原来,表示掩埋义的汉字,最初并非,而是。据说,之有义,是因为野猫善于藏伏的缘故。后来,又另造字,于是貍于草中就变为埋于土中,也由此替代了,而成为表掩埋义的规范字。

字而言,之所以借表声,恐怕也是因为原有的掩埋义,与雨尘义相近的缘故吧。

(选自《咬文嚼字》,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霾是一种天象,它不仅毫无美感,而且由于人为因素的介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污染。

B.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涉及关于如何治理雾霾的问题,由此可见,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C.霾习惯上也叫阴霾、灰霾或烟霾,霾的这些称号与霾给人的视觉感受有很大关系。

D.雾霾是个新词,在以前的词典中见不到它。但雾霾近来频繁见诸报端,并在2013年成为年度热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雾与霾虽然同是自然天象,但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就在于雾柔美朦胧神秘而霾没有雾的这种美感。

B.热词雾霾与旧词霾雾,虽然只有次序的颠倒,但词义重心却因此起了较大的变化。

C.霾雾夹杂有尘的雾,中心词是,雾霾则是像迷雾一样的霾,中心词成了

D.在甲骨文中就已屡见,卜辞有癸卯卜,王占曰,其霾甲辰的记载。这说明在商代就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尔雅》《康熙字典》乃至20世纪初编成的《中华大字典》,它们对的释义几乎是一样的。

B.《晋书·天文志》说: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这句话意思是说,尽管持续时间长短不同,但尘土中夹杂着未能湿透衣服的小雨。

C.是个形声字,义符为,说明是一种天象,声符为,说明的读音。

D.表声,除了取其声音外,也可能是因为有掩埋义,与雨尘义相近的缘故。

 0  79189  79197  79203  79207  79213  79215  79219  79225  79227  79233  79239  79243  79245  79249  79255  79257  79263  79267  79269  79273  79275  79279  79281  79283  79284  79285  79287  79288  79289  79291  79293  79297  79299  79303  79305  79309  79315  79317  79323  79327  79329  79333  79339  79345  79347  79353  79357  79359  79365  79369  79375  79383  10914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