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你能“捕捉”到空气吗?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发言的习惯。
2.你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1.你对空气了解多少;
4.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大气污染。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的愉悦,学会观察、思考、分析、联想,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交流与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空气的成分,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式:科学探究,实验--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3.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初步了解简单仪器的使用,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1.知道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能区别简单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的组成;
4.简单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以及空气的污染和污染防治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