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卷文综20)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B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2010年广东卷文综2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C

w_w w. k#s5_
A. 17世纪初期 B. 18世纪中期 C. 19世纪中期 D. 20世纪初期
(2010年广东卷文综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B
A. 雪莱
B. 毕加索 C.
贝多芬 D.巴尔扎克
(2010年山东卷文综16)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C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2010年上海卷历史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明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得的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 B
A.外交使节 B.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留学生
(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D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2010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5)“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 B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010年江苏卷历史20)“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由下列哪一问题引发? A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2010年四川卷文综22)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C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2010年海南卷历史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C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2010安徽卷文综35题第(2)、(3)小题)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的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10分)
答案要点:
(2)促进作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金融危机。
(3)理解: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应对: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w w. k#s5_

w_w w. k#s5_


w_w w. k#s5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