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
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探究:

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右图所示:
(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
(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____________。
(3)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____________;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与改进: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是否存在氧气和水,是普通金属能否锈蚀的关键。围绕金属锈蚀的两个基本要素:氧气和水。设置实验时一定要注意隔绝氧气(可采用植物油油封、蒸馏水去氧、密封隔绝空气、涂上油膜等方式),然后设置一组既有水分又有氧气的实验条件。对于铜而言,生锈的关键要素是水、二氧化碳和氧气。所以在进行实验设置时,考虑这三个要素是关键。如果缺乏任何一个要素,生锈是很困难的。故我们围绕这三个要素进行组合实验条件,进行对比实验组的设置。

答案:O2 CO2(或名称,下同) (1)B (2)CO2(或O2) (3)CO2和O2 水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或缺少水这个条件,铜不能生锈)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光亮铜片,加入少量蒸馏水浸没部分铜片,充入O2(或CO2)后,塞紧橡皮塞,放置对比观察(或用右图表示) 从实验可知,铜比较难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