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5.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是因为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也没有变化

指点迷津

例1:小丁在化验室里检验一种新材料的组成时,发现新材料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于是他就认为新材料是由C、H、O三种元素组织的,他的判断正确吗?正确的判断应该是什么?

思路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改变,因此反应物、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应该相同。由题意可知,生成物中含C、H、O三种元素。在该物质中肯定含有C、H两种元素,而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氧气,也可能部分来自新材料,即该化合物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他的判断不正确,正确的判断应该是: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例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

B.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质量

C.水的质量和受热变成水蒸汽的质量相等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质量轻

思路分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释问题时,要注意:“发生反应的”“反应生成的”“质量总和”等关键词语。

A中是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必然大于镁的质量,故A正确。

B中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反应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总和应该等于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故B错误。

C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D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剩余固体锰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比高锰酸钾的质量轻,故D正确。

答案:A、D

基础评价

 0  10958  10966  10972  10976  10982  10984  10988  10994  10996  11002  11008  11012  11014  11018  11024  11026  11032  11036  11038  11042  11044  11048  11050  11052  11053  11054  11056  11057  11058  11060  11062  11066  11068  11072  11074  11078  11084  11086  11092  11096  11098  11102  11108  11114  11116  11122  11126  11128  11134  11138  11144  11152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