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是因为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也没有变化
指点迷津
例1:小丁在化验室里检验一种新材料的组成时,发现新材料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于是他就认为新材料是由C、H、O三种元素组织的,他的判断正确吗?正确的判断应该是什么?
思路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改变,因此反应物、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应该相同。由题意可知,生成物中含C、H、O三种元素。在该物质中肯定含有C、H两种元素,而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氧气,也可能部分来自新材料,即该化合物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他的判断不正确,正确的判断应该是: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例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
B.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质量
C.水的质量和受热变成水蒸汽的质量相等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质量轻
思路分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释问题时,要注意:“发生反应的”“反应生成的”“质量总和”等关键词语。
A中是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必然大于镁的质量,故A正确。
B中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反应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总和应该等于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故B错误。
C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D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剩余固体锰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比高锰酸钾的质量轻,故D正确。
答案:A、D
基础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