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04江苏南京中考,31)2004年5月初,世界历史文化名博览会在南京举办。某初三化学活动小组为了进一步了解和宣传南京,开展了以下探究。请你填写以下空格,完成有关问题。

(1)名誉海内外的南京板鸭是用粗盐等腌渍而成,板鸭表面能长期保持潮湿,这主要是因为粗盐易________。

(2)秦淮河流域哺育出南京最早的文明。近年来通过综合治理,十里秦淮重现桨声灯影。治理水污染必须从污染源抓起,请填写右图中的空格。

 (3)“名城会”闭幕式焰火晚会燃放的是一种绿色焰火,其配料主要有镁粉、氯酸钾、硝酸钡、氯酸钡等粉末,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4)该小组发现有些六朝石刻的表面有不同程度的腐蚀。导致石刻腐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为了减缓石刻腐蚀,请你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水污染的原因,酸雨的危害等知识。(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但还含有MgCl2、CaCl2等物质。MgCl2、CaCl2等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故用粗盐腌渍的板鸭表面能长期保持潮湿。(2)水的污染源除农药、化肥外,还有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等的任意排放。(3)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风蚀、雨水溶解、酸雨、空气中的水和酸性气体等。

答案:(1)潮解 (2)工业“三废” 生活污水 (3)镁粉 (4)酸雨腐蚀 减少含硫燃料的燃烧(或汽车尾气达标排放,石刻上喷防护材料等)

16.(2005山东青岛中考,33)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刚同学说:“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则盐溶液一定呈中性。”你认为这种推理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

(2)小丽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帮小丽测出该土壤样品浸出液的酸碱性(只写出所用试剂的名称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检测的结果呈酸性,那么要改良此土壤,应该向农田里施加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能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稀盐酸。你的实验方案是(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思路解析:酸性、碱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液、碱液,也有可能是盐溶液,如Na2CO3、K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时,可用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根据试剂所呈的不同颜色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要设计一个实验清晰可见地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盐酸,除答案所给的方法外,也可向溶液中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红,然后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为止,说明稀盐酸恰好被除去。

答案:(1)不正确 Na2CO3溶液显碱性

(2)紫色石蕊试液 pH试纸 熟石灰或生石灰

(3)向溶液中不断加入CaCO3粉末,当看到固体不再溶解,气泡不再产生,说明稀盐酸恰好被除去。

 0  10989  10997  11003  11007  11013  11015  11019  11025  11027  11033  11039  11043  11045  11049  11055  11057  11063  11067  11069  11073  11075  11079  11081  11083  11084  11085  11087  11088  11089  11091  11093  11097  11099  11103  11105  11109  11115  11117  11123  11127  11129  11133  11139  11145  11147  11153  11157  11159  11165  11169  11175  11183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