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下学期高二3月月考
化 学 试 卷
说明:请将选择题各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Na―23,Mg―24,Cu―64 Pb―207 Ag―108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氢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C.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大量氢气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
D.升高温度活化能降低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
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3.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4.已知H2(g) + Cl2(g) = 2HCl(g) △H= −184.6kJ?mol-1,
则反应HCl(g) = H2(g) + Cl2(g) 的△H为
A.+184.6kJ?mol-1 B.?92.3kJ?mol-1
C.?369.2kJ?mol-1 D. +92.3kJ?mol-1
5.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C.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6.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 VB、 VC、表示,已知2 VB =3VA 3 VC =2 VB,则此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A.
7.如图所示,在U型管(惰性电极)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
Na2SO4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型内会形成一个倒
立的三色“彩虹”,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
A.紫、红、蓝 B.红、蓝、紫
C.红、紫、蓝 D.蓝、紫、红
8.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
(C3H6)。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 CH4(g)+ C2H2(g) + H2(g) △H1=+156.6 kJ?mol-1
C3H6 (g) CH4(g)+ C2H2(g) △H2=+32.4 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 C3H6 (g)+ H2(g) 的△H 正确是
A.△H= 一124.2kJ?mol-1 B.△H=+124.2kJ?mol-1
C.△H= +248.4kJ?mol-1 D.不能确定
9.某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Fe ? 2e-== Fe2+,该原电池材料及电解质溶液可能是
A
B
C
D
正极
Fe
Fe
C
Cu
负极
Cu
Zn
Fe
Zn
电解质溶液
HCl
CuSO4
CuSO4
FeSO4
的KCl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D.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11将两个铂电极插人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人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CH4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H4 + 10OH- - 8e-=CO32-+7 H2O;另一极通入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人CH4的电极为负极
B.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燃料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
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补充KOH
1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取金属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制取金属铝
B.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C.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
D.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阳极,粗铜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液
13.将质量分数为0.052 (5.2%) 的NaOH溶液
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 (1.0%) 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
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NaOH的质量分数
阳极析出物的质量/g
阴极析出物的质量/g
A
0.062 (6.2%)
19
152
B
0.062 (6.2%)
152
19
C
0.042 (4.2%)
1.2
9.4
D
0.042 (4.2%)
9.4
1.2
1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等量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
C.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 +1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根据O2→O+O △H=+496kJ/mol可以说明:氧原子和氧分子能量一样高
15.已知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充电时起电解他的作用。铅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PbO2+4H++SO42-十2e=PbSO4+2H2O
B.充电时铅蓄电池阴极的电极反应为;PbSO4+2e=Pb+SO42-
C.用铅蓄电池来电解CuSO4溶液,要生成
D.铅蓄电池充电时,若要使3.03千克PbSO4转变为Pb和PbO2,需通过20摩电子
16.以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阴极上析
出Ag的质量为
A.
17.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下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2N2(g)+3/2H2(g)=NH3(g);
△H =-(a+b)kJ?mol-1
B.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N2(g)+3H2(g)=2NH3(g);
△H =+2bkJ?mol-1
C.当使用催化剂时,
a值变小,b值不变
D.当使用催化剂时,
a值变小,b值变小
18.将等物质的量A、B混合于
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时B的浓度1.25mol/L
B.反应开始前放入容器中A、B物质的量各2mol 。
C.5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min) 。
D.x值是2
19.(实验班必做题,答案写在第8页处)
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方法之一。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循环系统实现光分解水制氢。反应过程中所需的电能由太阳能光电池提供,反应体系中I2和Fe3+等可循环使用。
⑴写出电解池A、电解池B和光催化反
应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⑵若电解池A中生成
况),试计算电解池B中生成Fe2+的物质的量。
⑶若循环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电
解池A中流入和流出的HI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光催化反应生成Fe3+的速率为c mol?min-1,循环系统中溶液的流量为Q(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溶液体积)。试用含所给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溶液的流量Q。
08―09学年下学期高二月考化学试卷 09-3
第II卷 (共55分)
22.氨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
23.写出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 ,
24.宇宙飞船上的氢氧燃料电池,两个电极
均由多孔碳制成(如右图),其电池反应为:
2H2+O2=2H2O, 则a为 极;
写出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 ______ ______,
若电解质溶液改为硫酸时,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
。
三、探究实验题:
25.某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原电池构成条件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 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原电池的影响
(用品: 表面积为
导线、J
该活动小组的同学按右上图组装实验装置,并将电极分
别插入不同浓度、等体积的硫酸中(每次所用的电极均相同)。观察的有关实验现象和测定的数据如下:
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ABBDA DDBCC BDBCB DCB
二、化学用语专题:(16分)
21.(3分)CH4(g)+2O2(g)=== CO2(g)+2H2O(g) △H=-890kJ/mol
22.(4分)N2(g)+3H2(g)===2NH3(g) △H=-93kJ/mol
23. 负极2 Fe- -2e-= 2Fe2+ 正极 (各2分)
24.负 (1分) H2 +2OH--2e-=2H2O (2分) O2+4e-+4H+=2H2O(2分)
三、探究实验题:(9分)
25. (1) Zn (1分) 2H+ + 2e = H2 ↑ (1分) (2) 4 (1分)
(3)Zn片上有较多气泡,石墨上有少量气泡 [或能够与(4)和(6)对比说明]
(各1分)
(1) (3分)(任选下列三组,硫酸浓度不选择3.7mol/L不得分)
A
B
C
负极材料
铁片
镁片
铁片
镁片
镁片
正极材料
铜片
铜片
石墨
铁片
石墨
硫酸浓度
3.7mol/L硫酸
3.7mol/L硫酸
3.7mol/L硫酸
3.7mol/L硫酸
3.7mol/L硫酸
(2) (4分)选下列2点 1、电极材料的表面积和厚度相同
2、硫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要相同
3、碳棒直径相同
4、两电极距离相同
四、填空题:(30分)
26.(3分) 2Y=M+N Z X
27.(3分) +226.7kJ/mol
28.(各2分) 25% 0.008 mol?L―1?min―1
29.(1) a处试纸先变蓝(1分)
b处试纸先变红,随后红色区域扩大,后被漂白褪色(2分)或其他合理答案 (2)(2分)2Cl--2e-=Cl2↑
I、 (4分)ABCE
II、(3分)2Cl
-+2H2O 2OH-
+H2↑+Cl2↑
30. (8分)
31.06年江苏高考题: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7caiedu.cn 提供!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