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的实验操作步骤是( )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
③加入Cu(OH)2悬浊液
④加入几滴稀硫酸
⑤加入NaOH溶液,调pH至碱性.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
③加入Cu(OH)2悬浊液
④加入几滴稀硫酸
⑤加入NaOH溶液,调pH至碱性.
A. | ①②⑤③② | B. | ①②④⑤③ | C. | ①④②③ | D. | ①④②⑤③② |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 |
B. | 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 |
C. | 油脂、纤维素都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
D. | 皮肤沾上浓HNO3后显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海水苦卤中加入熟石灰,过滤、除去杂质后得到氢氧化镁,以便进一步提取金属镁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溴苯中少量的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海水苦卤中加入熟石灰,过滤、除去杂质后得到氢氧化镁,以便进一步提取金属镁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溴苯中少量的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A. | ①② | B. | ②④ | C. | ③④ | D. | ②③ |
9.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 苯与溴反应制溴苯 | |
B. | 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制硝基苯 | |
C. | 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 |
D. | 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环己烷 |
8.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有关的是( )
A. | 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 |
B. | 乙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 |
C. | 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D. | 甲烷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四氯化碳 |
7.盛放下列试剂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的是( )
A. | 氢氧化钾溶液 | B. | 稀硫酸 | C. | 新制氯水 | D. | 氯化钙溶液 |
6.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A13+、Mg2+、AlO2-、CO32-、Si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0.2mol•L-1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0 170072 170080 170086 170090 170096 170098 170102 170108 170110 170116 170122 170126 170128 170132 170138 170140 170146 170150 170152 170156 170158 170162 170164 170166 170167 170168 170170 170171 170172 170174 170176 170180 170182 170186 170188 170192 170198 170200 170206 170210 170212 170216 170222 170228 170230 170236 170240 170242 170248 170252 170258 170266 203614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0.2mol•L-1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Ba2+、Mg2+、A13+、SiO32-、Cl- | |
B.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 | |
C. | 该溶液是否有K+需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 |
D. | 可能含有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