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Ⅰ.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25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定CO2、CH3OH(g)和H2O (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工业方法制取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3H2?CH3OH+H2O.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0.225mol•L-1•min-1.当温度降低时CO2的转化率变大,则该反应△H<0(填“>”“<”或“=”).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C.
A.升高温度 B.充入氮气 C.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D.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2)选用合适的合金作为电极,以氢氧化钠、甲醇、水、氧气为原料,可以制成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此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CH3OH-6 e-+8OH-=CO32-+6H2O.
Ⅱ:已知下列物质在20℃下的Ksp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上述五种银盐饱和溶液中,Ag+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g2CrO4>AgCl>AgBr>AgI>Ag2S.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frac{c(Βρ-)}{c(Χλ-)}$=2.7×10-3.
(3)测定水体中氯化物含量,常用标准硝酸银法进行滴定,滴定时应加入的指示剂_D.
A.KBr B.KI C.K2S D.K2CrO4.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25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定CO2、CH3OH(g)和H2O (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工业方法制取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3H2?CH3OH+H2O.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0.225mol•L-1•min-1.当温度降低时CO2的转化率变大,则该反应△H<0(填“>”“<”或“=”).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C.
A.升高温度 B.充入氮气 C.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D.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2)选用合适的合金作为电极,以氢氧化钠、甲醇、水、氧气为原料,可以制成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此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CH3OH-6 e-+8OH-=CO32-+6H2O.
Ⅱ:已知下列物质在20℃下的Ksp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 颜色 | Ksp |
AgCl | 白色 | 2.0×10-10 |
AgBr | 浅黄色 | 5.4×10-13 |
AgI | 黄色 | 8.3×10-17 |
Ag2S | 黑色 | 2.0×10-48 |
Ag2CrO4 | 红色 | 2.0×10-12 |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frac{c(Βρ-)}{c(Χλ-)}$=2.7×10-3.
(3)测定水体中氯化物含量,常用标准硝酸银法进行滴定,滴定时应加入的指示剂_D.
A.KBr B.KI C.K2S D.K2CrO4.
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 称量25g氢氧化钠 | B. | H2O2溶液制备O2 | C. | 乙酸乙酯的制备 | D. | 石油蒸馏 |
2.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其反应为: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剂\;}}{\;}$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1.88×10-4mol•L-1•S-1.
(2)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5000 L•mol-1.
(3)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①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 | 1.00×10-3 | 4.50×10-4 | 2.50×10-4 | 1.50×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 | 3.60×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1)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1.88×10-4mol•L-1•S-1.
(2)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5000 L•mol-1.
(3)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 编号 | T(℃) | NO初始浓度 (mol/L) | CO初始浓度 (mol/L)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
Ⅰ | 280 | 1.20×10-3 | 5.80×10-3 | 82 |
Ⅱ | 124 | |||
Ⅲ | 350 | 124 |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20.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A. |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2H+ $\frac{\underline{\;电解\;}}{\;}$H2↑+Cl2↑ | |
B. | 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H2O+CO2↑ | |
C. | 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2Fe3++Cu═2Fe2++Cu2+ | |
D. | 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往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 |
B. | Fe(OH)2溶于稀HNO3中:Fe(OH)2+2H+=Fe2++2H2O | |
C. | Fe2O3溶与足量的氢溴酸:Fe2O3+6H++2Br-═2Fe2++Br2+3H2O | |
D. | HCl滴入NaAlO2溶液中:AlO2-+H++H2O=Al(OH)3↓ |
17.下列实验现象与推出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 | 结论 |
A | Cl2、SO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均褪色 | 二者均有漂白性 |
B | CO2、SO2分别通入Ba(NO3)2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 弱酸不能制强酸 |
C |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该溶液中一定有CO32- |
D | 将钾、钠分别放入装有煤油的试管中,二者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 钾、钠的密度都比煤油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6.K、Ka或Kb、KW、Ksp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溶度积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0 168931 168939 168945 168949 168955 168957 168961 168967 168969 168975 168981 168985 168987 168991 168997 168999 169005 169009 169011 169015 169017 169021 169023 169025 169026 169027 169029 169030 169031 169033 169035 169039 169041 169045 169047 169051 169057 169059 169065 169069 169071 169075 169081 169087 169089 169095 169099 169101 169107 169111 169117 169125 203614
A. |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 | |
B. | 已知:K1 (H2CO3)>Ka (HClO)>K2(H2CO3),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化学方程是:2NaClO+CO2+H2O=Na2CO3+2HClO | |
C. | 25℃时,pH=4的盐酸中,KW=10-20 | |
D. | 常温下,Ksp(CaSO4)=9×10-6,向100mL饱和CaSO4溶液中加400mL 0.01mol/LNa2SO4溶液,无沉淀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