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I | 叙述II |
A |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 | 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
B | BaSO4难溶于酸 | 用硫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 |
C | NH3极易溶于水 |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
D | NaOH可以与SiO2反应 | 用NaOH溶液雕刻工艺玻璃上的纹饰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硅位于非金属和金属分界线处,能制作半导体材料;
B、BaSO4难溶于酸,先加入盐酸可排除Ag+或SO32-的影响;
C、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故形成喷泉;
D、NaOH在常温下与二氧化硅反应缓慢,不能用来雕刻玻璃.
解答 解: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以制作玻璃刀等,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二者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加入硫酸会引入SO42-,故应使加入盐酸没有沉淀,可以排除银离、SO32-、CO32-的干扰,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沉淀为硫酸钡,由此可以检验是否含有SO42-,故B错误;
C、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急剧减小,使内外形成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故C正确;
D、工业常用HF酸来雕刻玻璃,NaOH在常温下与二氧化硅反应缓慢,雕刻玻璃应该用HF,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下列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 | H2O (l)+CaO(s)═Ca(OH)2(s) | |
B. |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H2O+8H2O | |
C. | 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 |
D. | CH4(g)+2O2(g)$\frac{\underline{\;点燃\;}}{\;}$CO2(g)+2H2O(l) |
1.下列反应中能起到固氮作用的是( )
A. | NO与O2反应生成NO2 | B. | 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 ||
C. | 由NH3制碳铵和硫铵 | D. | 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 |
18.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 | 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 | |
B. | 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 |
C. | 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苯乙烯 | |
D. | 用硝酸银溶液直接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
15.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50mL 盐酸 | 50mL 盐酸 | 50mL 盐酸 | |
m(混合物) | 9.2g | 15.7g | 27.6g |
V(CO2) | 2.24L | 3.36L | 3.36L |
A. |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0mol•L-1 | |
B. |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0.457 | |
C. | 加入固体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为1:1 | |
D. | 加入15.7g混合物时盐酸足量 |
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时,会导致待测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操作是( )
①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未将液面调至“0”刻度,而调在“2.40”
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滴定后充满溶液
④滴定中不慎将锥形瓶内液体摇出瓶外
⑤滴定达终点时,视线高于滴定管内液面凹面的最低点.
①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未将液面调至“0”刻度,而调在“2.40”
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滴定后充满溶液
④滴定中不慎将锥形瓶内液体摇出瓶外
⑤滴定达终点时,视线高于滴定管内液面凹面的最低点.
A. | ①②④ | B. | ②③④ | C. | ②③⑤ | D. | ②④⑤ |
19.下列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的是( )
A. | MgCl2 | B. | Na2O2 | C. | KHSO4 | D. | NH4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