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从O Te,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转引]据氧族元素原子结构特点和递变规律,再运用元素周期律理论来推测氧族元素的性质及变化。
[师]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的哪些方面?
[生]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
[追问]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如何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生]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易得电子,表现非金属性;若原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越强。相反,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易失电子,表现金属性;若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越强。
[师]从氧族元素原子结构入手,请大家对其化学性质的相似相异性进行大胆的推测。
[生]相似:原子最外层都有6个电子;易得2个电子;表现非金属性。
[追问]从O Te,原子结构有何递变规律呢?
2.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氧族元素与卤族元素性质的比较。
●教学方法
启发、推测、讨论、对比、归纳等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三角架、石棉网、玻璃棒、酒精灯、药匙、研钵、火柴、大试管、坩埚钳、
铁粉、铜片、硫粉。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请同学们默背碱金属和卤族的元素,并说明它们的原子结构特点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那么在初中重点学习过的地壳含量居第一,且在实际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氧元素处于周期表中什么位置?与之同家族的成员还有哪些?它们在结构及性质上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板书]第一节 氧族元素
[投影]氧族元素(VIA)
元素名称:氧 硫 硒 碲 (钋)
元素符号:O S Se Te (Po)
核电荷数:8 16 34 52 (84)
原子结构示意图:
[引导]据氧族元素所处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族元素的特点,推测其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氧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何相同与不同点?
[生]相同点:原子最外层都有6个电子。
不同点:①核电荷数不同;②电子层数不同;③原子半径不同。
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5)将质量分数为0.052(5.2%)的NaOH溶液1L(密度为1.06g?cm-3)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1.0%)时停止电解。则电解后
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②阳极上析出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
(6)已知铅蓄电池充、放电的总反应式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
上题(5)NaOH溶液电解时若使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过程中蓄电池内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 至少为 。
(2)已知电流表的读数是0.6A,则一秒钟通过溶液截面的阴、阳离子数分别为 ,
。
(3)写出电解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通电时能量由 能转化为 能与 能。在上述电路中,若电源电动势为ε,内阻为r ,电解槽中溶液的等效电阻为R,电流表的读数为I,电解时间为t,则这段时间内转化为化 学能的能量为 。
15.如下图为电解NaOH溶液的示意图:
(1)在图中标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运动方向。
(2)设废气10000m3/h,含二氧化硫0.150%(0℃,1.01×105Pa),二氧化硫的净化率为95%,问一昼夜需要多少kg碳酸钙?
(3)在2题的条件下每天得到多少kg石膏?
14.为除去火力发电站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用碳酸钙或氢氧化钙的悬浊水溶液洗涤,反应产物为石膏(CaSO4?2H2O)。
(1)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0.1mol/L邻苯二甲酸溶液的pH大于1,取等体积的邻苯二甲酸溶液和某KOH溶液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等于7,则碱与酸的浓度比值(x)为 (选填下列选项编号)。
A.x>2 B.x=2 C.2>x>1 D.x=1
E.1>x> 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