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
活动·探究
(1)探究示例:
反应物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
锌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 |
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
||||||||||
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
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
|||||||||||
黑色的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 |
酸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
|||||||||||
产生白色沉淀 |
酸能和某些盐反应。 |
(2)学生探究: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探究以下四种代表物的性质,填写探究报告,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探究结果(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探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初步体验研究一类物质性质的过程和方法)。
①、金属铁(单质)的性质;②Ca(OH)2(碱)的性质;③CuSO4(盐)的性质;④氧化铜(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3)在活动探究的基础上,建立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学生补充完成P33图2-1-4),并写出相应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点评]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是“过程与方法”的重要体现。探究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正是使用了这一重要方法,其中学生主动参与其关系的探究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上的再发现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体验,获得成功感,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交流·研讨(引发学生对于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已有认识。通过对熟悉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分析,逐渐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问题1](P30)找出组成元素;由已找出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合作学习的实施:针对课本P30的2个问题,以四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活动,教师下发给学生交流讨论的记录表,按照元素的化合价规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各自填写这些熟悉物质中的元素还能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书中已有的化学式不再重写):
(1)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请写出其化学式。这一类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属于化合物?
(2)若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先在下面的两个表格中将能形成化合物的元素画上连线,并请写出其化学式(开展个人和小组比赛,看谁写得又多又准确)。这一类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属于化合物?
正价元素 |
Na(+1) |
Mg(+2) |
Cu(+1、+2) |
Ca(+2) |
C(+2、+4) |
H(+1) |
S(+4、+6) |
负价元素 |
O(-2) |
Cl(-1) |
S(-2) |
|
|
|
(3)若由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请写出其化学式。
[问题2](P30)含碳物质的研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含碳物质中的组成元素,研究含有0、+2、+4的碳元素的物质。
(注意:-4价含碳物质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