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强,甲城市年较差大,约46.7℃,年降水量少,约320mm,乙城市年较差小,约42.4℃,年降水量大,约490mm。 (2)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接受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市相当。 (3)大兴安岭。(4)A地--畜牧业, B地--种植业, C地--林业。
[教学参考]
[教学指要]
气候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本单元关键性的知识,是学习以下各单元,特别是区域地理的基础之一,因此在高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区域特征,不仅要掌握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还应理解气候在形成地理环境及区域特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讲知识的掌握对能力要求很高,尤其是重点内容的气候部分。根据气候知识特点,建议复习本讲时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各种各样的图表:一是等温线图,二是各种气候资料图表,尤其是后者。课本给出的气候资料是气温、降水直方图,这是最基本的类型,由此可以衍生出大量变化的图,单是纵横坐标内容的变换就足以考查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气候知识的掌握、判断能力,复习时应有意识地多见识这些变换的图表,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考点习题对应表]
理解要点诠释 考、难点 |
诱思·实例点拨 |
应用·习题精练 |
素能检测 |
世界气温和气温分布,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等温线 |
例1(2)(3) |
12 |
6、7、15 |
气压、风和气压代风带的分布规律 |
例2 |
|
14 |
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分布、地区差异 |
|
2、5、9、10 |
1、2、5、8、9、16 |
世界水、热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季节变化、自然带的分布,陆地自然景观的的地区差异 |
例1(1) |
1、3、4、6、7、11 |
3、4、10 |
气候图表、自然景观图的判读 |
|
8 |
11、12、13、17、18 |
[参考资料]
五年考题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