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分)
|
(2)S+2H2SO4(浓)═ 3SO2↑+2H2O(3分)
(3)由于SO2溶解度较大,生成了Ca(HSO3)2溶液的缘故。(3分)取样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或者加热、加盐酸检验SO2气体等方法,开放题,正确即可给分。3分)
(4)CuO、CuS、Cu2S(共4分,完全正确给4分,对1~2个给1~2分)
12.(1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 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
|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009高三化学专题训练(10)(氧族元素)
7.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判断 |
A |
工业生产硫酸用水吸收SO3 |
SO3可与水反应 |
Ⅰ对,Ⅱ对,有 |
B |
Cl2与SO2混合后可用于漂白纸张 |
Cl2和SO2有较好的漂白作用 |
Ⅰ对,Ⅱ错,无 |
C |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光 |
Ⅰ对,Ⅱ对,无 |
D |
石墨常用作电解池的电极 |
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好 |
Ⅰ对,Ⅱ对,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