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
内容 |
原则 |
意义 |
1912临时约法 |
民国成立;防范袁世凯独裁;确保民主政治 |
①主权在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等自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 |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三权分立原则 |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从根本上否定了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 |
1949共同纲领 |
新民主革命胜利,国民政府被推翻;筹建新中国 |
新中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本方针与政策;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年方式等 |
新民主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主义) |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 |
1954宪法 |
新中国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一届人大召开;面临社会主义过渡 |
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与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方针政策等。 |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