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与汉朝相比较,唐朝的中外关系有了哪些发展?与唐朝相比较,清代的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试分析唐、清两朝不同的对外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1)唐朝对外交往的发展:  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唐朝“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而且新辟了登州、扬州东至朝鲜、日本,广州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 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种类大为增多。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的繁荣。

  (2) 政策: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分)

原因:因为唐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世界所向往;对外交通比以前发达;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对外政策。(2分)清朝前期,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加紧对外扩张掠夺,中国也遭侵略。为保持封建经济,巩固统治,抵制西方国家,清实行消极的闭关政策。(3分)

影响:唐朝的开放政策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2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造成了统治者的闭目塞听,使中国落后于西方,最终造成了被动 挨打的局面。(3分)

11.毛泽东在1937年指出:“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都是正确的”。试结合1927-1937年中国革命的实践,概要论证毛泽东上述思想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策略方针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10分)

(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不久,毛泽东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随着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和红军的不断壮大,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建立,它是中共领导的与国民政府对峙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国革命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严重,国内政治局势出现了重大变化,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国民党营垒内部出现分化。中共根据时局的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作出重大让步,最终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政策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0  330477  330485  330491  330495  330501  330503  330507  330513  330515  330521  330527  330531  330533  330537  330543  330545  330551  330555  330557  330561  330563  330567  330569  330571  330572  330573  330575  330576  330577  330579  330581  330585  330587  330591  330593  330597  330603  330605  330611  330615  330617  330621  330627  330633  330635  330641  330645  330647  330653  330657  330663  330671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