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保护水资源:禁用含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
保护空气:禁止在农田里焚烧秸杆;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不能随意焚烧垃圾;
鼓励使用无污染绿色能源,如太阳能等。
本题为开放题,符合主题、切合实际的答案均可得分。
3答案:在盛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无色醛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在NaOH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为止),溶液变无色,表明溶液中已无NaOH,由此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注:此题属于探究性试题,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方法合理均给分。加入的物质只要能证明两者反应的,就给2分,方法合理给2分。能答出超过一种方法的,每种奖励2分,本题最多奖励4分,本卷最高分不超过60分。
4答案:(共9,每空1分,填表除外)
① H2O;CO2 ; ②Na2CO3 ; ③
步骤和方法(2分) |
现象(2分) |
分析(2分) |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入盐酸; ②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CO2; 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该白色固体是Na2CO3 |
5答案: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
⑵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冒出
⑶镁带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白色固体等,其他合理也给分
6答案:⑴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⑵葡萄糖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其它答案合理的可同样得分)
7答案:(1)不正确 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2)(以下方法任写一种均可得分)
①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试液变红 |
盐酸过量 |
②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试液不变红 |
恰好中和 |
③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
有气泡产生 |
盐酸过量 |
④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
无气泡产生 |
恰好中和 |
⑤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
有气泡产生 |
盐酸过量 |
⑥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
无气泡产生 |
恰好中和 |
8答案:(1) 方法一 锌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氧化铜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铜粉末反应,氧化铜溶解并能得蓝色溶液的原样品是盐酸,氧化铜不溶解的是氯化钠溶液。
(或 碳酸钠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盐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
氢氧化铜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氢氧化铜反应,氢氧化铜溶解并能得蓝色溶液的原样品是盐酸,氢氧化铜不溶解的是氯化钠溶液等。)
(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玻璃棒上有固体留下的是氯化钠溶
液,没有的是盐酸。(或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有刺激性气味体产生的是盐酸,无气味的是氯化钠溶液。)
9答案:(1)3 NaCl (2)不正确;盐酸过量,酚酞也不变色
(3)(以下方法任写一种均可得分)
①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试液变红 |
盐酸过量 |
②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试液不变红 |
恰好中和 |
③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
有气泡产生 |
盐酸过量 |
④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
无气泡产生 |
恰好中和 |
⑤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
有气泡产生 |
盐酸过量 |
⑥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
无气泡产生 |
恰好中和 |
10答案:[收集证据]
猜想 |
可行的实验方案 |
猜想② |
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猜想③ |
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猜想④ |
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猜想⑤ |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
[得出结论]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1)③ 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他物质反应。(2)水中溶解了氧气
[应用]将水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11答案:(1)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2)这是一个开发性的问题,可能的答法有如下几类:
A.限制汽车的数量,如限制私人汽车的数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 将汽车全部加装三效转换器等汽车环保设备,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
C. 改用清洁环保型燃料,如酒精、液化气等
D.使用电力汽车
(3)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能的答法有如下几种
A. 关于氢气的来源问题,如:如何获得大量而廉价的氢气?
B. 关于氢气的保存和运输问题,如:如何贮存和运输大量的氢气?
C. 关于氢气在汽车上的使用问题,如:汽车上如何安装一定量的氢气?
D. 关于氢气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如:如何防止氢气在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12答案:
方法 |
实验步骤 |
现象和结论 |
① |
用试管取少量失去标签的溶液, 用滴管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
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是酸 |
② |
用试管取少量失去标签的溶液,往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
有气泡产生说明是酸 |
③ |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然后往试管中倒入少量失去标签的溶液 |
有气泡产生说明是酸 |
④ |
…… |
…… |
13答案: (1)①物理性质:臭氧是淡蓝色气体 ②化学性质:臭氧有强氧化性 ③用途: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2)答案很多(略)
14答案:
(1) 3CO + 3Fe2O3 2Fe + 3CO2(2分,没配平或没有条件共扣1分)
(2)(共6分)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结论 |
1、向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1分) |
集气瓶内的石灰水变混浊(1分),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1分) |
2、往步骤1中的剩余气体里伸入燃着的木条。(1分) |
集气瓶内出现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或气体燃烧(1分),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1分) |
15答案:
方案 |
所选药品 |
有关化学方程式 |
1 |
铁钉、铜片、稀硫酸 |
Fe+H2SO4
== FeSO4+H2↑
|
2 |
铁钉、硫酸铜溶液 |
Fe+CuSO4 == FeSO4+Cu |
16答案:(1) ①淡蓝色气体
②具有强氧化性 ③ 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
(2) 构成它们各自分子的氧原子的个数不同
(3) 3O2 2O3 ;
(4) 6P + 5O3 =点燃 3P2O5
(5) CO2 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符合题意的均给分)
36.(安丘市2009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
31、(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地区学校2009年月考化学试卷)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
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
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
盐酸 |
NaOH溶液 |
△t/℃ |
1 |
3.65﹪ |
2.00﹪ |
3.5 |
2 |
3.65﹪ |
4.00﹪ |
x |
3 |
7.30﹪ |
8.00﹪ |
14 |
(1)表中x = 。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⑶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
④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 可能是NaOH;你认为:② 可能是__________; ③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