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图所示的相同装置,用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仪器a的名称___。
(2)MnO2催化下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请帮助他们完成表格中未填部分。
实验编号 | 实验目的 | T/K | 催化剂 | 浓度 |
甲组实验Ⅰ | 作实验参照 | 298 | 3滴FeCl3溶液 | 10mL2%H2O2 |
甲组实验Ⅱ | ①__ | 298 | ②__ | 10mL5%H2O2 |
(4)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①由甲组实验数据可得出文字结论__。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相同条件下,Na2O2和K2O2溶于水放出气体速率较快的是__;乙组提出可以用BaO2固体与H2SO4溶液反应制H2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_。
【题目】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起始浓度/(mol·L-1) | 反应后溶液的pH | |
c(HA) | c(KOH) | ||
① | 0.1 | 0.1 | 9 |
② | x | 0.2 | 7 |
(1)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pH=9的原因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实验①和实验②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__,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
(3)x__0.2(填“>”“<”或“=”),若x=a,则室温下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__(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
(4)若用已知浓度的KOH滴定未知浓度的一元酸HA,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
【题目】(1)“一氧化碳变换”是合成氨原料气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反应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CO | H2O | CO2 | CO | |||
1 | 650 | 4 | 2 | 1.6 | 2.4 | 5 |
2 | 900 | 2 | 1 | 0.4 | 1.6 | 3 |
3 | 650 | 2 | 1 | A | B | t |
①实验1中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②A=_________
③平衡常数:K(900℃)_________K(650℃)(填“>”、“<”或“=”).
(2)温度是一氧化碳变换中最重要的工艺条件,实际生产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400℃左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v正(CO)=v逆(H2)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c.H2和CO2的比例保持不变 d.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4)C、H、O、N元素中,写出两两组合(不能重复)形成的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极性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这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填“一定是”、“一定不是”、“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题目】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FeO(s)+C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FeO(s)+H2(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K和1173K的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 | K1 | K2 |
973K | 1.47 | 2.38 |
1173K | 2.15 | 1.67 |
请填空:
(1)反应①的K1表达式是___。
(2)现有反应③:CO2(g)+H2(g)CO(g)+H2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为_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能推断出反应③是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能判断反应③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填写字母序号)。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H2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H2和H2O(g)的物质的量相等
(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
(5)一定条件下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③当使CO2和CO的浓度同时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向__移动(填“不”、“逆反应方向”或“正反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