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以下素材是某课外实验小组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内容:铜与硝酸反应有关问题的探讨.
实验器材:电线细铜丝,1mol•L-1HNO3,14mol•L-1HNO3,碱石灰,Cu(NO32晶体,玻璃丝,酒精灯,试管,夹持器械,火柴.实验记录如下.
步骤实验操作现象记录
1将1g细铜丝放入盛有10mL1mol•L-1HNO3的试管中加热铜丝表面有无色气体逸出,溶液变成天蓝色
2将1g细铜丝放入盛有10mL的14mol•L-1HNO3的试管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绿色由深到浅,未见到蓝色.
3将硝酸铜晶体配成饱和溶液深蓝色溶液
4向饱和的硝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14mol•L-1HNO3溶液仍呈深蓝色
已知:Cu2+可以和NH3形成类似[Ag(NH32]+的复杂分子[Cu(NH34]2+,NH3分子可以换成气体分子或离子.
请回答:
(1)稀硝酸与铜丝反应后,所得溶液呈天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是[Cu(H2O)4]2+(写化学式).
(2)使饱和硝酸铜溶液呈深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可能是[Cu(H2O)4-x(NO3x](2-x)(1<x<4).
(3)有资料上介绍浓硝酸与铜丝反应后所得溶液颜色显蓝色,实验中得到却是绿色溶液,试写出显绿色的可能原因可能是还原产物NO2溶入其中引起的,设计两种不同的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你的解释:方案①向饱和的硝酸铜溶液中通入大量的NO2气体;方案②将浓硝酸与铜丝反应后的溶液加热(或方案③用水稀释).

分析 (1)根据实验记录和已知信息“Cu2+可以和NH3形成类似[Ag(NH32]+的复杂分子[Cu(NH34]2+,NH3分子可以换成气体分子或离子”可知判断所得溶液呈天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
(2)与(1)对比:饱和硝酸铜溶液中c((NO3-)大,根据已知信息推测使饱和硝酸铜溶液呈深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
(3)根据浓硝酸与铜丝反应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绿色由深到浅,未见到蓝色可知,Cu(NO32溶液的绿色是由蓝色的Cu(NO32溶液和黄色的HNO3溶液(溶有NO2)的两者混合而成的;可以通过向饱和的硝酸铜溶液中通入大量的NO2气体或将浓硝酸与铜丝反应后的溶液加热或用水稀释等方法进行证明.

解答 解:(1)根据实验记录和已知信息“Cu2+可以和NH3形成类似[Ag(NH32]+的复杂分子[Cu(NH34]2+,NH3分子可以换成气体分子或离子”可知:稀硝酸与铜丝反应后,所得溶液呈天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是:[Cu(H2O)4]2+
故答案为:[Cu(H2O)4]2+
(2)与(1)对比:饱和硝酸铜溶液中c((NO3-)大,根据已知信息推测:使饱和硝酸铜溶液呈深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可能是:[Cu(H2O)4-x(NO3x](2-x)(1<x<4),
故答案为:[Cu(H2O)4-x(NO3x](2-x)(1<x<4);
(3)由实验记录:浓硝酸与铜丝反应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绿色由深到浅,未见到蓝色,由此可见,Cu(NO32溶液的绿色是由蓝色的Cu(NO32溶液和黄色的HNO3溶液(溶有NO2)的两者混合而成的;验证方案:方案①向饱和的硝酸铜溶液中通入大量的NO2气体;方案②将浓硝酸与铜丝反应后的溶液加热;方案③用水稀释,
故答案为:可能是还原产物NO2溶入其中引起的;方案①向饱和的硝酸铜溶液中通入大量的NO2气体;方案②将浓硝酸与铜丝反应后的溶液加热;方案③用水稀释.

点评 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题中信息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的原则,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氯酸钠(NaClO2)常用于水的消毒和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用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1)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该工艺流程中的NaClO3、ClO2、NaClO2都是强氧化剂,它们都能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若用二氧化氯和浓盐酸制取Cl2,当生成5mol Cl2时,通过还原反应制得氯气的质量为71克.
(2)从滤液中得到的NaClO2•3H2O晶体的操作依次是dc(填写序号).
a.蒸馏    b.灼烧    c.过滤   d.冷却结晶 e加热蒸发 f洗涤 g 干澡
(3)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2.下表是 25℃时HClO2及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HClO2HFHCNHS
Ka/mol•L-11×10-26.3×10-44.9×10-10K1=9.1×10-8
K2=1.1×10-12
①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O2、NaF、NaCN、Na2S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H(Na2S)>pH(NaCN)>pH(NaF)>pH(NaClO2);体积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F、NaCN两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的大小关系为:前者大(填“前者大”“相等”或“后者大”).
②Na2S是常用的沉淀剂.某工业污水中含有等浓度的Cu2+、Fe2+、Pb2+离子,滴加Na2S溶液后首先析出的沉淀是CuS;当最后一种离子沉淀完全时(该离子浓度为10-5mol•L-1)此时的S2-的浓度为6.3×10-13mol/L.
③为除工业废水中的Cu2+、Pb2+、Hg2+杂质离子,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试剂是B
A NaOH      B FeS    C  Na2S
已知Ksp(FeS)=6.3×10-10;Ksp(CuS)=6×10-36;Ksp(PbS)=2.4×10-28
2.能源与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C(填序号).
A.Ra(OH)2•8H2O与NH2Cl混合搅拌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铝与盐酸反应
Ⅱ.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能源之一.
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Mg,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Mg,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该装置能(填“能”或“不能”)形成原电池.若不能,请说明;若能,请说明在两电极上所发生的现象:Ⅱ;
(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O2)反应所放出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氢气为燃料,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Ⅲ.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1)无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BD(填序号);
A.Cl2  B.淡水  C.烧碱    D.食盐
(2)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Br2+2Cl-
(3)海带灰中富含以I-形式存在的磷元素,实验室提取I2的途径如下所示:

①烧灼海带至灰烬时,所有的主要仪器名称是坩埚;
②向酸化的滤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I-+H2O2═I2+2H2O.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