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

探究Fe
3+和Cu
2+对H
2O
2分解的催化效果
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选取相关试剂,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验中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 5% H2O2溶液的体积(mL) | 选用试剂 | 选用试剂体积(mL) | 收集V mL O2所需时间(min) |
① | 10 | 蒸馏水 | 5 | m |
② | 10 | 0.1mol/L CuSO4 | v1 | n |
③ | 10 | 试剂M | 5 | p |
④ | 10 | 0.1mol/L Na2SO4 | 5 | m |
(1)除上述装置中的仪器及量筒外,还要用到的计量工具是秒表.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需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是关闭分液漏斗,打开止水夹,上下移动有刻度的玻璃管,有刻度的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变化,若干燥管中的液面与玻璃管中液面高度不一致,并保持一定的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①④的主要目的是证明硫酸根离子对H
2O
2分解无催化效果.
(3)实验②中选用试剂的体积v
1=5mL.
(4)实验③中选用的试剂M是Fe
2(SO
4)
3;若正确选用试剂进行实验,测得收集V mL O
2所需时间m>n>p,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Fe
3+对H
2O
2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
2+对H
2O
2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分析 (1)本实验是探究不同试剂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是一组对比实验,根据不同试剂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判断的,根据压强差产生的现象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2)对比①④中的数据可知,两个实验分别用硫酸钠和蒸馏水做对比实验,以证明硫酸根对实验的影响,因为在实验②③中都会用到硫酸盐;
(3)为做准确对比,实验②所取的液体的体积与①③④中要一致;
(4)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所以要用含Fe3+的盐溶液做实验,结合实验④中的对比试剂可知M试剂应选用Fe2(SO4)3,根据产生V mL O2所需时间判断反应的快慢,时间越短,则催化效果越好.
解答 解:(1)本实验是探究不同试剂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根据不同试剂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判断的,在实验过程中要测时间,所以还要用到的计量工具是秒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打开止水夹,上下移动有刻度的玻璃管,有刻度的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变化,
故答案为:秒表;关闭分液漏斗,打开止水夹,上下移动有刻度的玻璃管,有刻度的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变化,若干燥管中的液面与玻璃管中液面高度不一致,并保持一定的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
(2)对比①④中的数据可知,两个实验分别用硫酸钠和蒸馏水做对比实验,根据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用的时间可以证明硫酸根对实验无影响,因为在实验②③中都会用到硫酸盐,
故答案为:证明硫酸根离子对H2O2分解无催化效果;
(3)为做准确对比,实验②所取的液体的体积与①③④中要一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选用试剂体积均为5mL,
故答案为:5;
(4)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所以要用含Fe3+的盐溶液做实验,结合实验④中的对比试剂可知M试剂应选用Fe2(SO4)3,根据产生V mL O2所需时间判断反应的快慢,时间越短,则催化效果越好,由于测得收集V mL O2所需时间m>n>p,则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Fe2(SO4)3;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试剂对双氧水的催化效果,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目的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涓€棰樹竴棰樻壘绛旀瑙f瀽澶參浜�
涓嬭浇浣滀笟绮剧伒鐩存帴鏌ョ湅鏁翠功绛旀瑙f瀽绔嬪嵆涓嬭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