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2H2+O2=2H2O(1)为了加快正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BC(填序号,下同).
A.使用催化剂
B适当提高氧气的浓度
C.适当提高反应的温度
D.适当降低反应的温度
(2)如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A.
(3)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化学键 | H-H | O=O | H-O |
键能kJ.mol-1 | 436 | 496 | 463 |
化学键 | 填“吸收热量” 或“放出热量” | 能量变化kJ | |
拆开化学键 | 2molH2和1molO2中的化学键 | ||
形成化学键 | 4molH-O键 | ||
总能量变化 |
分析 (1)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2)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H=反应物中键能之和-生成物中键能之和;
(4)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中消耗2molH2转移4mol电子,以此解答.
解答 解:(1)A.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A选;
B.适当提高氧气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B选
C.适当提高反应的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C选;
D.适当降低反应的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D不选;
故答案为:ABC;
(2)由图可知,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A;
(3)断裂2molH2中的化学键吸收2×436kJ热量,断裂1molO2中的化学键吸收496kJ热量,共吸收2×436+496=1368kJ热量,形成4molH-O键释放4×463kJ=1852kJ热量,
△H=反应物中键能之和-生成物中键能之和=1368-1852=-484<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
化学键 | 填“吸收热量” 或“放出热量” | 能量变化 | |
拆开化学键 | 2molH2中的化学键 | 吸收热量 | 1368 |
1molO2中的化学键 | |||
形成化学键 | 4molH-O键 | 放出热量 | 1852 |
总能量变化 | 放出热量 | 484 |
(4)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中消耗2molH2转移4mol电子,则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标准状况下消耗H2的体积是0.1mol×22.4L/mol=2.24L,
故答案为:负;氧化;2.24.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键及反应中能量变化、原电池等,为高频考点,侧重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夯实,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下列对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 硬度:Li>Na>K | |
B. | 熔点: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 |
C. | 第一电离能:Na<Mg<Al | |
D. | 空间利用率:六方密堆<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
14.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 |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 |
B. | 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 |
C. | 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 | |
D. | 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
18.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它表示( )
A. | 钠离子 | B. | 氧离子 | C. | 氖原子 | D. | 氧原子 |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O2-+2H+═H2O | |
B. | 碳酸氢钠溶于盐酸:HCO3-+H+=H2O+CO2↑ | |
C. | 硫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HSO4-+OH-=H2O+SO42- | |
D. | 石灰石溶于硝酸:CO32-+2H+=H2O+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