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有两种金属的合金10.5克,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占体积11.2L,则组成该合金的元素可能是( )A. | Mg和Al | B. | Fe和Zn | C. | Mg和Cu | D. | Na和Zn |
分析 假设金属与硫酸反应都为+2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金属物质的量,再根据M=$\frac{m}{M}$计算金属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应介于各组分之间,若金属不与稀硫酸反应,由电子转移守恒,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视作无穷大.
解答 解: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frac{11.2L}{22.4L/mol}$=0.5mol,
假设金属都为+2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10.5}{0.5}$=21,
A.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若Al为+2价时,其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2}{3}$×27=18,二者的平均原子量可以为21,故A正确;
B.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均大于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21,故B错误;
C.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Cu不稀硫酸反应,二者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于21,故C错误;
D.若Na为+2价时,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3×2=46,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平均值不可能为21,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平均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为解答关键,注意化合价与相对原子质量的转化,为易错点,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 |
B. | 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 |
C. | 25℃时,0.1mol/L的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0.1mol/L的醋酸中氢离子浓度 | |
D. | BaSO4属于强电解质,所以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强 |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反应现象的描述及其原理解释均正确,且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物质的性质或反应现象 | 原理解释 |
A | 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B | 碱性:NaOH>Al(OH)3 | 金属性:Na>Al |
C | 白磷比N2的性质活泼 | 非金属性:P>N |
D | 少量Na投入CuSO4溶液中,Na可以置换出Cu | 活泼性:Na>Cu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8.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实验室制乙炔 | 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将产生的气体再通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除杂 |
B | 检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 | 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冷却后,取上层清液,用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
C |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气体 |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装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中 |
D | 验证氢氧化铁的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镁 | 将氯化铁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8.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A. |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 |
B. | 因为酸性HCl>H2S,判断硫、氯的非金属性强弱 | |
C. | 稳定性CH4<SiH4,判断硅与碳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 |
D. | 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
5.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 铁片、石墨棒,酒精 | B. | 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 | ||
C. | 锌片、铜片,稀盐酸 | D. | 铜片、银片,FeCl3溶液 |
12.下列各组物质中,组内各种物质不都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CH4、C2H6O、CH3Cl | B. | C100H202、C6H6、C2H2 | ||
C. | H2O2、CH4、C2H6 | D. | C2H4、CH4、C6H5N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