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和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
AHCl气体溶于水,能导电HCl为离子化合物
BHBr的酸性强于HCl的酸性Br的非金属性比Cl强
CK3C60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K3C60中含有离子键
DHF的沸点高于HClHF分子间形成有氢键
A.AB.BC.CD.D

分析 A.HCl中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与其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弱无关;
C.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
D.含有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导致其熔沸点升高.

解答 解:A.HCl中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但H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解释错误,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与其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弱无关,所以不能根据HCl、HBr水溶液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故B错误;
C.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K3C60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且是化合物,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离子键,故C正确;
D.含有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导致其熔沸点升高,HF中含有氢键、HCl中不含氢键,所以氢键导致HF的沸点高于HCl,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氢键、离子键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本理论,知道金属、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知道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低碳生活”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①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1=+489.0kJ/mol
C(石墨)+CO2(g)═2CO(g)△H2=+172.5kJ/mol;则CO还原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s)+3CO(g)=2Fe(s)+3CO2(g)△H=-28.5kJ•mol-1
②氯化钯(PdCl2)溶液常被应用于检测空气中微量CO.PdCl2被还原成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Cl2+CO+H2O=Pd+CO2+2HCl;
(2)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3H8和O2,构成丙烷燃料电池.
①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3H8 +26OH--20e-=3CO32-+17H2O;
②某同学利用丙烷燃料电池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填序号)
A.电源中的a一定为正极,b一定为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
(3)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表:
温度/℃100011501300
平衡常数64.050.742.9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3}(C{O}_{2})}{{c}^{3}(CO)}$,△H<0(填“>”、“<”或“=”).
②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 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mol,反应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006mol•L-1,CO的平衡转化率为60%.
③欲提高②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C.
A.减少Fe的量 B.增加Fe2O3的量  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应温度 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4)将2.4g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00mL 3.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CO32-)>c(OH-)>c(H+).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