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1)下列图1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把与下面元素有关的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①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b.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c.
(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①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为1:1:1,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为NaClO.
②工业上制取单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③已知图2CaO晶胞结构与ZN晶胞结构一样,其中CaO晶体密度为a g•cm-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aO晶胞体积为$\frac{224}{a{N}_{A}}$cm3.(用含a和NA代数式表示)
分析 (1)①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均为2;
②第3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由+1升高为+7;
(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则最外层电子数为6,核外电子总数为8,故Y为O元素;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则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M为Si,N-、Z+、X+的半径逐渐减小,XN常温下为气体,故N为氯,Z为钠,X为氢.
③中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钙原子、氧原子数目,进而计算晶胞质量,再根据V=$\frac{m}{ρ}$计算晶胞体积.
解答 解:(1)①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均为2,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价电子不变,只有b符合,故答案为:b;
②第3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由+1升高为+7,只有c符合,故答案为:c;
(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则最外层电子数为6,核外电子总数为8,故Y为O元素;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则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M为Si,N-、Z+、X+的半径逐渐减小,XN常温下为气体,故N为氯,Z为钠,X为氢.
①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为1:1:1,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则A为NaOH,B为NaClO,
故答案为:NaClO;
②工业上用焦炭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来制备硅,方程式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故答案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③晶胞中钙原子数目为8×$\frac{1}{8}$+6×$\frac{1}{2}$=4,氧原子数目为1+12×$\frac{1}{4}$=4,故晶胞质量为4×$\frac{56}{{N}_{A}}$g,则晶胞体积为:4×$\frac{56}{{N}_{A}}$g÷a g•cm-3=$\frac{224}{a{N}_{A}}$cm3,
故答案为:$\frac{224}{a{N}_{A}}$cm3.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的考查,涉及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无机物推断、晶胞计算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A. | 热稳定性:H2S>HCl>HBr>HI | B. | 熔点:Na2O>MgO>CaO | ||
C. | 微粒半径:F-<Na+<Mg2+ | D. | 还原性:H2S>HCl>HF |
A. | HCl MgCl2 NH4Cl | B. | H2O Na2O CO2 | ||
C. | CaCl2 NaOH H2S | D. | NH3 H2O CO2 |
A. | 苯乙烯使溴水褪色;加成反应 | |
B. | 乙烯水化生成乙醇;取代反应 | |
C. | 乙醇与CuO加热反应生成乙醛;氧化反应 | |
D. | 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到170℃制取乙烯;消去反应 |
A. | 铝的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抗腐蚀性能好 | |
B. | 常温下不与任何碱反应 | |
C. | 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高,储量丰富 | |
D. | 工业上可以用电解法冶炼铝 |
A. | 1.6 | B. | 0.8 | C. | 0.6 | D.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