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图1)提取单质碘:

(1)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BDE(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蒸发皿  C、表面皿  D、铁架台(带铁圈)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过滤,③萃取;
(3)过程②中充入适量Cl2的目的是使I-转化为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2Cl-+I2
(4)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CCl4(只填一种),简述选择其理由不溶于水且溶解碘的能力远大于水;
(5)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H、静置、分层.
a:上述G步操作的目的是:平衡压力便于液体流出;
b:最后碘的有机溶液是通过漏斗下口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
(6)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取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不变蓝,说明没有I2剩余;
(7)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液,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图2所示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没有用石棉网,温度计应该插到支管口略靠下位置,冷却水方向应该是下进上出;
(8)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控制温度,使蒸馏烧瓶内液体受热均匀,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

分析 (1)根据仪器的作用选取仪器;
(2)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的方法,从碘水中获得碘采用萃取的方法;
(3)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
(4)萃取剂的选取标准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质和萃取剂不反应,萃取剂和原来溶剂不能互溶;
(5)从分液漏斗中流出液体是通过大气压强控制的;
根据有机溶剂与水密度的相对大小判断;
(6)碘遇淀粉溶液变蓝色;
(7)给烧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且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温度;
(8)水浴加热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

解答 解:(1)灼烧海带时用坩埚盛放海带,用带铁圈的铁架台放置坩埚,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所以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坩埚、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故选BDE,
故答案为:BDE;
(2)将溶液和不溶性固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从碘水中获取碘单质采用萃取的方法,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
(3)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为了时碘离子全部转化为碘单质,氯气应该足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2Cl-+I2
故答案为:使I-转化为I2
(4)萃取剂的选取标准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质和萃取剂不反应,萃取剂和原来溶剂不能互溶,四氯化碳符合萃取剂的选取标准,所以可以用四氯化碳作萃取剂,
故答案为:CCl4;不溶于水且溶解碘的能力远大于水;
(5)a.从分液漏斗中流出液体是通过大气压强控制的,为了使液体顺利流出,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故答案为:平衡压力便于液体流出;
b.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所以四氯化碳在水的下层,则有机溶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
故答案为:漏斗下口;
(6)碘遇淀粉溶液变蓝色,要想检验碘单质,其操作方法是:取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不变蓝,说明没有I2剩余,
故答案为:取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不变蓝,说明没有I2剩余;
(7)图示中错误有:①给烧杯加热时没有用石棉网,②温度计测量的是馏分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插到支管口略靠下位置;冷凝管的冷却水方向应该是下进上出,
故答案为:没有用石棉网,温度计应该插到支管口略靠下位置,冷却水方向应该是下进上出;
(8)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温度变化快,而水浴加热蒸馏烧瓶内溶液受热比较均匀,且温度高时碘易升华,为防止碘升华,采用水浴加热,碘在蒸馏烧瓶内聚集,
故答案为:控制温度,使蒸馏烧瓶内液体受热均匀,防止碘升华;蒸馏烧瓶.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题目难度中等,试题涉及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萃取剂的选取标准、蒸馏时冷凝管中进出水口的判断等知识点都是常考查点,且也是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盐酸、醋酸和碳酸是化学实验和研究中常用的几种酸.
已知室温下:Ka(CH3COOH)=1.7×10-5 mol•L-1;H2CO3的电离常数Ka1=4.2×10-7mol•L-1、Ka2=5.6×10-11mol•L-1
(1)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四种溶液:a、氢氧化钡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钠溶液d、碳酸氢钠溶液e、醋酸钠溶液.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d>e(填序号).
(2)某温度下,pH均为4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图中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该醋酸溶液稀释过程中,下列各量一定变小的是ad.
a.c(H+)      b.c(OH-)    c.$\frac{c(C{H}_{3}COOH)c(O{H}^{-})}{c(C{H}_{3}CO{O}^{-})}$     d.$\frac{c(C{H}_{3}COOH)}{c({H}^{+})}$
(3)以0.10mol•L-1NaOH为标准液,测定某盐酸的浓度.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mol•L-1滴定完成时,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的体积(mL)待测盐酸的体积(mL)
10.1024.1220.00
20.1023.8820.00
30.1024.00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0.12mol/L.
(4)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a+b=12,则:
①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2mol2•L-2
②在该温度下,将100mL0.1mol•L-1的稀H2SO4与100mL0.4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