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有关物质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CH3CH(CH3)2属于链状化合物 | B. |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 ||
C. | 属于脂环化合物 | D. | 属于芳香烃 |
分析 A、分子结构中为链状结构的为链状化合物;
B、碳环化合物中含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称为芳香化合物;
C、碳环化合物中含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称为芳香化合物;
D、仅有C、H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解答 解:A、CH3CH(CH3)2属于饱和烷烃,饱和烷烃属于链状化合物,故A正确;
B、分子中无苯环,属于脂环化合物,故B错误;
C、有2个苯环,属于稠环化合物,故C错误;
D、中含有O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故D错误,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分类,难度一般,注意通过结构特点对有机化学基础中相似观念的辨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已知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KClO3是氧化剂 | |
B. |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 | |
C. | 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
D. | 0.1mol KClO3 参加反应时有1mol电子转移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40 K和40 Ca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 | |
B. | 某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它一定是ⅠA族元素 | |
C. | 任何原子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 | |
D. | 同位素的不同核素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有关装置对SO2的性质及空气中SO2的含量进行探究(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滴加浓硫酸之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弹簧夹.此操作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氧气对实验的干扰.
(3)实验过程装置B中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取下装置B,从中分别取少量溶液于两支洁净试管中.向第1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氨水出现白色沉淀BaSO3(填化学式);向第2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新制氯水,仍然出现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SO2+Cl2+2H2O=BaSO4↓+4H++2Cl-.
(4)装置C中的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该实验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5)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6)实验后,测定装置D中溶液呈碱性.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呢?大家有两种不同的假设:①是生成的Na2SO3水解;②是氢氧化钠剩余.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哪种假设成立.可任选下列试剂进行实验:Na2SO3溶液、酚酞溶液、氯水、BaCl2溶液、稀硫酸
(7)另一小组利用装置E进行实验:SO2性质实验之后,用注射器对实验室内空气进行取样.并向装置E中共注入V mL(已折算为标况下体积)的空气,当溶液刚好褪色时,停止实验.请计算该空气中SO2的体积分数(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frac{2.8}{V}$.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滴加浓硫酸之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弹簧夹.此操作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氧气对实验的干扰.
(3)实验过程装置B中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取下装置B,从中分别取少量溶液于两支洁净试管中.向第1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氨水出现白色沉淀BaSO3(填化学式);向第2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新制氯水,仍然出现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SO2+Cl2+2H2O=BaSO4↓+4H++2Cl-.
(4)装置C中的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该实验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5)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6)实验后,测定装置D中溶液呈碱性.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呢?大家有两种不同的假设:①是生成的Na2SO3水解;②是氢氧化钠剩余.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哪种假设成立.可任选下列试剂进行实验:Na2SO3溶液、酚酞溶液、氯水、BaCl2溶液、稀硫酸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1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 | 溶液变红 |
2 | 然后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最后若红色褪去,则说明①正确;若红色不能褪去,则说明②正确 |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且X、Y、Z、R和W为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 ||
Y | Z | R |
W |
A. | 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大于2 | |
B. | 五种元素一定都是非金属元素 | |
C. | Z的氧化物与X单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发生置换反应 | |
D. | R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5 |
13.硫粉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却易溶于Na2S溶液,发生如下反应:(x-1)S(s)+S2-(aq)?Sx2-(aq)(x≤6),达到平衡后,C(S2-)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x-1)S(s)+S2-(aq)?Sx2-(aq)的△H>0 | |
B.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
C. | 其他条件不变时,向平衡后的溶液中再加入硫粉,可使溶液中c(Sx2-)增大 | |
D. | 依此原理,常温下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也比在水中的大 |
14.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 | 六氟化氙(XeF6) | B. | 次氯酸(HClO) | C. | 二氧化碳(CO2) | D. | 三氟化硼(BF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