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Ⅰ.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MnO2 | 触摸试管情况 | 观察结果 |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
粉末状 | 很烫 |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3.5min |
块状 | 微热 |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 30min |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接触面积 有关.
Ⅱ.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frac{a}{b}$=$\frac{2}{1}$
(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1}{({t}_{2}-{t}_{1})V}$mol•L-1•min-1
(3)平衡时,N的转化率为75%.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E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生成bmol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分析 Ⅰ、(1)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由带火星木条复燃,可知产物,由此可写出方程式;由实验现象可知,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2)由实验现象可知催化剂作用大小的影响因素.
Ⅱ、(1)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
(2)根据v=$\frac{\frac{△n}{V}}{△t}$计算v(M);
(3)由图可知,N为反应物,N的起始物质的量为8mol,平衡时参加反应的N的物质的量为8mol-2mol=6mol,在结合转化率定义计算;
(4)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各物质的浓度、含量不再改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以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Ⅰ、(1)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根据触摸试管的感觉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放热;
(2)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粉末状二氧化锰比块状二氧化锰反应所需时间短,说明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故答案为:接触面积;
Ⅱ、(1)参加反应的N的物质的量为8mol-2mol=6mol,生成的M的物质的量是5mol-2mol=3mol,所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frac{a}{b}$=$\frac{2}{1}$,故答案为:$\frac{2}{1}$;
(2)由图可知,t1到t2时刻M的物质的量变化为4mol-3mol=1mol,v=$\frac{\frac{(4-3)mol}{VL}}{({t}_{2}-{t}_{1})min}$═$\frac{1}{({t}_{2}-{t}_{1})V}$mol•L-1•min-1,故答案为:$\frac{1}{({t}_{2}-{t}_{1})V}$mol•L-1•min-1;
(3)由图可知,N为反应物,N的起始物质的量为8mol,平衡时参加反应的N的物质的量为8mol-2mol=6mol,故N的转化率为$\frac{6mol}{8mol}$×100%=75%,故答案为:75%;
(4)A.平衡时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
C.由于a≠b,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到达平衡,故C正确;
D.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N,同时生成bmolM,都表示正反应速率,反应始终按此关系进行,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D错误;
E.由于a≠b,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再不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E正确;
故答案为:CE.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计算、化学平衡状态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由图象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以及反应现象与结论的推断.
A. | H2 D2 | B. | 14N 14C | C. | 16O 17O | D. | 金刚石 石墨 |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12 | 0.104 | 0.0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4、-2 | -2 |
A. | 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L单质<Q单质 | |
B. | 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 |
C. | 热稳定性:H2T<H2R | |
D. | 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
A. | 放热91.5 kJ | B. | 放热183 kJ | C. | 吸热183 kJ | D. | 吸热91.5 kJ |
A. | Te与H2的反应比S与H2反应困难 | B. | TeO3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酸 | ||
C. | H2Te的还原性比H2S弱 | D. | 有-2、+4、+6三种化合价 |
A. | Cl-、Br-、CrO42- | B. | CrO42-、Br-、Cl- | C. | Br-、Cl-、CrO42- | D. | Br-、CrO42-、Cl- |
(1)常 温下,控制KMnO4溶液初始浓度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 编号 | 温度 | 初始pH | 0.1mol/L草酸溶液/mL | 0.01mol/LKMnO4溶液体积/mL | 蒸馏水 体积/mL | 待测数据(反应混合液褪色时间/s) |
① | 常温 | 1 | 20 | 50 | 30 | t1 |
② | 常温 | 2 | 20 | 50 | 30 | t2 |
③ | 常温 | 2 | 40 | 50 | 10 | t3 |
(3)若t1<t2,则根据实验①和②得到的结论是溶液的pH对该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MnSO4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往反应混合液中加入少量MnSO4固体,控制其他反应条件与实验①相同,进行对比实验 | 若反应混合液褪色时间小于实验①中的t1,则MnSO4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若褪色时间相同,则MnSO4对该反应无催化作用) |